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池塘春草

池塘春草

源见“梦惠连”。形容春意盎然,生机蓬勃。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典源】 南朝梁·钟嵘《诗品》:“《谢氏家录》云: 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 寤寐间忽见惠连, 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南史·谢惠连传》亦载。

【今译】 南朝宋时谢灵运特别赏识族弟谢惠连,与其一起相处时,往往能想出佳句。后谢灵运在永嘉西堂,作《登池上楼》诗,整日不成,睡寐间仿佛见到惠连,即不觉吟出“池塘生春草”的句子,自以为甚工。说:“此句有神助,不是我吟得出的。”此诗句一联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人称谢康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灵机忽至,妙手天成,而得佳句; 或以此咏春景;也用以指怀念兄弟、友人等。

【典形】 池草、池畔草、池塘春草、池塘梦、春草梦、春塘草、芳草梦、惠连梦、梦阿连、梦春池、梦里生池草、梦中芳草、生池草、庭草、谢池、谢池草、谢家池、谢家春草、谢塘、忆惠连、池塘草绿、池塘生春草、池塘草、谢池吟、池有草、春草池塘、好句池塘、草绿池塘、草地春晓、残梦吟芳草、池塘句、池塘什、梦春草。

【示例】

〔池草〕 宋·陈师道《春夜》:“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池畔草〕 清·唐孙华《维扬寓中喜族弟薪禅等同过》:“梦里常吟池畔草,客中相对广陵花。”

〔池塘春草〕 金·元好问《论诗》之二十九:“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池塘梦〕 宋·万俟雅言《春草碧·草》:“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

〔春草梦〕 宋·辛弃疾《贺新郎》:“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春塘草〕 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兴发春塘草,魂交益部刀。”

〔芳草梦〕宋·谢懋《蓦山溪》:“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 题欲遍,锁窗纱,总是伤春句。”

〔惠连梦〕 宋·苏轼《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梦阿连〕 宋·张孝祥《和揔得居士康乐亭韵》:“尚忆池墉梦阿连,当时此意惜无传。”

〔梦春池〕 宋·陆游《寄彦成》:“雨滴空阶怜夜榻,吟牵芳草梦春池。”

〔梦中芳草〕 宋·张炎《南浦·春水》:“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生池草〕 宋·苏辙《送千之侄西归》:“梦中助我生池草,别后同谁饮竹林。”

〔庭草〕 清·郑燮《文章》:“千古文章凭际遇,燕泥庭草哭秋风。”

〔谢池〕 元·钱抱素《台城路·次邵复孺韵》:“花明柳暝,念贾阁香空,谢池诗冷。”

〔谢池草〕 宋·张炎《台城路·庚辰秋九月之北遇汪菊坡》:“见说吟情,近来不到谢池草。”

〔谢家池〕 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怪莺儿乱啼,惊蝶梦初回,正春风草满谢家池。”

〔谢家春草〕 唐·皮日休《闻鲁望游颜家林园》:“一夜韶姿著水花,谢家春草满池塘。”

〔谢塘〕 宋·钱惟演《夜宴》:“只觉辉裴玉,宁思梦谢塘。”

〔忆惠连〕 宋·苏轼《次韵李端叔》:“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猜你喜欢

  • 上水船

    逆流而上的船。比喻文思迟钝。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敏捷》:“梁太祖受禅,姚洎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斐)廷裕行止,洎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衡水。’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

  • 绵瓞

    同“瓜绵”。前蜀杜光庭《代人请归姓表》:“巍峨帝绪,须承绵瓞之宗;浩荡皇基,难杂蓬门之子。”【词语绵瓞】   汉语大词典:绵瓞

  • 挺险

    同“铤而走险”。清黄景仁《三月十六日》诗:“嗟我何为亦挺险?脱有不测无此身。”【词语挺险】   汉语大词典:挺险

  • 枕上黄粱

    源见“黄粱梦”。指幻梦,美梦。清李渔《意中缘.先订》:“还只愁洞口胡麻,空做了枕上黄粱。”

  • 篝火狐鸣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音gōu,竹笼)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陈胜把灯火放置竹笼中,使其隐约象磷火。又装作狐狸的嗥叫,使人疑为鬼怪显灵。

  • 许史

    源见“金张许史”。借指权贵。北周王褒《长安道》诗:“喧喧许 史座,钟鸣宾未穷。”【词语许史】   汉语大词典:许史

  • 木柿漂

    《晋书.王濬传》:“濬造船于蜀,其木柿(柿,音fèi,做木工削刨下来的木片)蔽江而下。”西晋大将王濬征伐东吴时,在蜀地沿江造楼船战舰,削下来的碎木片漂在长江水面上,直下东吴。有人说这不走漏消息了!王濬

  • 姓秦

    参见:秦氏女

  • 藏之名山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侮哉!”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因而藏在著名的大山里,以待后人发现。后因以藏之名山谓著述极有价值,能传

  • 我眠君且归

    同“我醉欲眠”。宋辛弃疾《祝英台近.与客饮瓢泉》词:“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