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朱熹集传:“辔,今之缰也。组,织丝为之,言其柔也。御能使马,则辔如组也。”后以“执组”指驾驭车马。汉刘向《九叹.离世》:“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执组
《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按,“一”指大道。后用“知一万毕”谓理解本质,万事尽通。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述补 理解本质而尽知其他。语本《庄子·天地》:
犹言人生一辈子。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三国.魏.徐干《室思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唐.韩愈《送李翱》:“人生一世间,
《淮南子.兵略训》:“故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所谓天数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东汉.高诱注:“角、亢为青龙,参、井为白虎,星、张为朱雀,斗、牛为玄武。用兵军者,
同“灵犀辟尘”。唐李商隐《碧城》诗:“碧城十二曲栏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同“桑榆暮景”。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见“桑榆晚景”。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或可回三舍之戈。”【词语桑榆末景】 成语:桑榆末景汉语大词典:桑榆末景
源见“焚林”。求贤之典。唐元稹《春六十韵》:“晋悲焚介子,鲁愿浴沂童。”
源见“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环境下改恶从善。南朝 宋谢灵运《佛影铭》:“庶推诚心,颇感万物。飞鸮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拔之路。”
同“将无同”。宋程大昌《续演繁露.将毋同》:“王戎问老 庄、孔子异,阮瞻曰:‘将毋同。’不直云同而云‘将毋同’者,晋人语度自尔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二讲:“‘将毋同’三
源见“骥伏盐车”。喻指受压抑,被埋没的人才。唐孟郊《赠黔府王中丞楚》诗:“困骥犹在辕,沉珠尚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