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见德,唯戮是闻
唯戮是闻:意即唯闻杀戮。 百姓看不到德政,所听到的只是刑杀。 旧时形容为政专任威刑。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韦)著欢以承命,驾言宵征,民不见德,唯戮是闻,论输左校。”
唯戮是闻:意即唯闻杀戮。 百姓看不到德政,所听到的只是刑杀。 旧时形容为政专任威刑。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韦)著欢以承命,驾言宵征,民不见德,唯戮是闻,论输左校。”
《旧唐书.吐蕃传上》:“广德(唐代宗李豫年号)元年九月,吐蕃寇陷泾州。十月,又陷奉天县。(帝)遣中书令郭子仪西御。吐蕃以吐谷浑党项羌之众二十余万,自龙光度而东。郭子仪退军,(帝)车驾幸陕州,京师失守。
源见“慧可忍寒”。形容僧人精诚求法。宋陆游《禅室》诗:“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指尧在听政之所询问民意。《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衢室:听政之所。偏正 指尧听政时下问民意。语出《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
同“巴人下里”。唐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诗:“《巴曲》谁堪听,秦台自有情。”唐杨巨源《早朝》诗:“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词语巴曲】 汉语大
色:脸色。举:鸟飞起来。集:鸟群停在树上。 原意是说孔子的脸色动了一下,野鸡就飞向天空,盘旋了一阵,又停落在树上。 比喻人当见几而作,方可全身远害。语出《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
源见“锦屏射雀”。指择婿待嫁。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孔雀屏开烛影红,会看佳婿近乘龙。”【词语孔雀屏开】 汉语大词典:孔雀屏开
同“蜀帝魂”。唐李咸用《题王处士山居》诗:“蜀魄叫回芳草色,鹭鹚飞破夕阳烟。”【词语蜀魄】 汉语大词典:蜀魄
见“吮痈舐痔”。【词语舐痈吮痔】 成语:舐痈吮痔汉语大词典:舐痈吮痔
粟变红发霉,穿钱的绳索朽烂,形容盛世钱谷之丰饶。《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并列 粟,小米。贯,穿钱的绳。小米和钱贯因堆放太多太久而腐烂,形容钱粮极多。语本
同“黄耳传书”。宋黄庭坚《伯氏到济南寄诗颇言太守居有湖山之胜同韵和》:“西来黄犬传佳句,知是陆机思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