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横槊赋诗

横槊赋诗

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又宋.苏轼《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横槊赋诗”写曹操父子鞍马间为文赋诗的豪情壮举。后人以此为咏豪情壮怀之典。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元.刘时中〔中吕.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


并列 行军途中,骑在马上横着长矛赋诗。形容能文善武的豪迈潇洒风度。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褒义。多用于形容文武双全的人。


【典源】 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旧唐书·文苑传·杜甫传》亦引之。

【今译】 唐代元稹在杜甫墓系铭序中说:“建安年代之后,天下的文士遭遇连绵战火,曹操及曹丕、曹植父子在戎马生涯中写作,横起戈矛赋诗,所以他们的慷慨悲歌、离愁哀怨之作,酣畅淋漓,远远超过古人。”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人有文才武略,以诗文抒怀。

【典形】 曹公横槊、横槊、横槊曹公、横槊赋诗、横槊雄心、诗成横槊、风流横槊、横槊题诗、使君横槊。

【示例】

〔曹公横槊〕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汪德邵作无尽藏楼》:“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横槊〕 宋·范成大《闻威州诸羌退听》:“踏筵舞罢平阑月,横槊诗成满袖风。”

〔横槊曹公〕 元·阿鲁威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横槊赋诗〕 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横槊雄心〕 清·丘逢甲 《水帘亭》:“岳阳胜概休相亿,横槊雄心郁未消。”

〔诗成横槊〕 宋·苏轼《送曹辅赴闽漕》:“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


【词语横槊赋诗】  成语:横槊赋诗汉语词典:横槊赋诗

猜你喜欢

  • 孤鹤归飞

    源见“辽东鹤”。指重返故地,用以感叹世事变迁。宋陆游《沁园春》词:“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 潘岳愁丝

    源见“潘安白发”。喻愁多发白。唐李廷璧《愁诗》:“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粘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 百年炊未熟

    源见“黄粱梦”。喻人生的虚幻短暂。宋黄庭坚《次韵子瞻》:“百年炊未熟,一垤蚁追奔。”

  • 口耳之学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

  • 唱沙作米

    源见“唱筹量沙”。指虚假的数量。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兼语 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充优。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宾白》:“予所谓多,谓不可

  • 象阙

    同“象魏”。唐许浑《汴河亭》诗:“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宋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即征归象阙,清秩冠鸳鸿。”【词语象阙】   汉语大词典:象阙

  • 董生下帷

    此典指西汉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专心一致。后以此典形容人专心治学,学问精深。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因为研究《春秋》,汉景帝时当上博士。他放下帷幕讲读《春秋》,学生们

  • 破家张俭

    源见“望门投止”。泛指避祸逃亡之人。清吴兆骞《答元间蒋驭闳》诗:“破家张俭飘零久,赁保王成辛苦多。”

  • 篱窥

    《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晋朝孟昶未发迹时,在京口有一次见到大官僚王恭。当时,天下着小雪,孟昶隔着篱笆看到

  • 市虎弓蛇

    源见“三人成虎”、“杯弓蛇影”。喻指流言与怀疑。《世无匹》十一回:“市虎弓蛇,铄金销骨,舌端何处辨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