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郑玄笺:“伐柯者必用斧,其大小长短,近取法于柯。”后因以“柯斧”喻法规。晋葛洪《抱朴子.良规》:“严操柯斧,正色供绳,明赏必罚,有犯无赦。”同“斧柯”。《聊
同“北海尊”。宋黄庭坚《对酒歌答谢公静》诗:“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甘于贫贱而全身者。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兀兀拖肠鼠,悠悠曳尾龟。”【词语曳尾龟】 汉语大词典
晋.萧广济《孝子传》:“萧芝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十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门,飞鸣车侧。”(据《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尚书郎萧芝至孝,有雉数十只飞鸣车侧。古代传说,野雉出现,为祥瑞之兆。后
源见“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足,所求无厌。明 无心子《金雀记.临任》:“真薄幸,原何陇 蜀相兼并。”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葛端肃公家训》:“理刑之官,非可以兼辅导,若如所请,将来陇 蜀之请,又不知其如何
《吕氏春秋》卷九《季秋纪.精通》:“德也者,万民之宰也。月也者,群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圣人形德乎己,而四方咸饬乎仁。”据说,老蚌孕珠与月亮的
源见“贾氏三虎”。喻指有名气的兄弟中最幼、最优秀者。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词语季虎】 汉语大词典:季虎
同“日饮亡何”。宋苏轼《次韵子由.椰子冠》:“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喻:通晓,了解。不讲而自明,比喻事情的顺理成章,不难理解。《孟子.尽心上》:“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偏正 不需要说明、解释就能知道、明白。语出《孟子·尽心上》:“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刘卫华、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简傲洒脱。宋廖行之《贺新郎.和狄志父秋日述怀》词:“清兴在,烟霞深处。拄笏风流今谁是,但闻鸡,夜半犹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