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桑林祷雨

桑林祷雨

墨子.兼爱下》:“汤(商朝开国之君,名履)曰:‘惟小子(汤自卑称)履,敢用玄牡(玄牡,黑色的公牛。汤为天子,祭祀当用太牢,黑色的公牛就是做为太牢的牺牲),告于上天后(指皇天后土)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朕,国君皇帝自称。天大旱是上天惩罚罪孽,其罪应由履一人承担),未知得罪于上下(指不知怎样得罪了天地),有善不敢蔽(隐瞒),有罪不敢赦,简(简同阅,指鉴察善恶)在帝(上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同词)说于上帝鬼神。……”

又《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古代传说桑山之林能兴云作雨),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不敏(不材)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音同郦。?,砥也;或以为是磨字之误)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此事又之《尸子》,《淮南子》之“修务”、“主术”,《论衡》之“感虚”、“明雩”,《帝王世纪》,《搜神记》卷八。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为了宣扬德政,把某些“善行”,说成是能够感动上天的伟力。汤以六事自责,“桑林祷雨”即其一例。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指出:“天之运气(即自然变化的规律),非政所致。”“时当自然,虽雩祭请求,终无补益。”这就是说,天道的变化,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单凭人的乞求而达到改变天道的某种目的是不可能的。

旧以“桑林祷雨”用为颂扬贤君德行的典故。《淮南子.修务训》:“是故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旱,以身祷于桑山之林。”


偏正 祷天降雨在桑林间举行。指商汤扮作祭天的牺牲,为民求雨。借喻垂千古的为官德政。语本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褒义。用于颂扬为民排忧解难的官员。→生佛万家


猜你喜欢

  • 拾青紫如地芥

    同“取青拾芥”。《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 流水曲

    同“流水引”。唐崔融《哭蒋詹事俨》诗:“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 请为吾子陈之

    吾子:古代对人的敬爱之称。吾,我。子,男子的美称。陈:陈述。 让我为您说来。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请为吾子陈之。”唐.朱敬则《陈后主论》:“君子曰:‘客所问者,具在方册,请为吾子陈之,任自择焉。

  • 荀勖定汲书

    《晋书.荀勖传》:“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晋中书监荀勖曾整理考定汲郡冢中的古文竹书。后遂用为考定古籍之典。唐.

  • 步兵骂竖子

    源见“广武叹”。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清程先贞《和陶饮酒》:“步兵骂竖子,武牢望三秦。”

  • 地埋忧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寄愁,寄托愁思;寄愁天上,将愁思寄托到天上,使之不萦己怀。埋忧,

  • 效芹

    源见“献芹”。谓微薄的贡献。自谦之词。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无他效芹,略得进身,犬马报,怎敢忘半米儿星分。”【词语效芹】   汉语大词典:效芹

  • 学市

    源见“槐市”。指文人聚集之地。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八:“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词语学市】   汉语大词典:学市

  • 钗股分金

    南朝 梁陆罩《闺怨》诗:“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留步惜余影,含意结愁眉。徒知今异昔,空使怨成思。欲以别离意,独向蘼芜悲。”唐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

  • 淇奥

    《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序》曰:“《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后以“淇奥”称颂辅佐国政有绩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齐聘于卫,卫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