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莱之利

桃莱之利

左传.昭公七年》载:春秋 鲁 僖子家臣谢息,为孟孙氏守郕邑有功,于是以桃邑(在今山东 汶上县)、莱山(在今山东 莱芜市)两地授予谢息。后因以“桃莱之利”为效忠主上而获封赏的典故。《后汉书.冯衍传上》:“内无钩颈之祸,外无桃 莱之利,而被畔人之声,蒙降城之耻,窃为左右羞之。”


猜你喜欢

  • 駏蛩

    《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常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互相救助或狼狈为奸。唐韩愈《醉留东野》诗:“低

  • 换字鹅归

    源见“换鹅书”。借指文人读书、写字的闲情逸趣。宋柴望《齐天乐.戊申百五王野处酌别》词:“十年何所事,幽愫历历。换字鹅归,看梅鹤去,回首征衫泪渍。”

  • 凫乙

    同“凫乙辨”。南朝 齐张融《答周颙书》:“皇有三而道无二,凫乙之交,定者鸿乎,吾所以直其绳矣。”【词语凫乙】   汉语大词典:凫乙

  • 鸿沟

    源见“判若鸿沟”。本为古运河名。借指疆土的分界。亦比喻事物间明显的界限。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八:“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巴金《秋》十:“他的主张和他兄弟的主张中间是有一道鸿沟的。”“鸿”通 “洪”

  • 文选烂,秀才半

    北宋谚语,讽刺科举制度下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

  • 废寝忘食

    废,停止、放弃。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做事专心致志或心有所思所恋。源于北魏赵黑故事。赵黑,字文静,原名海,是凉州隶户,自称先世为河内温(今河南沁阳)人,五世祖赵术晋末为平远将军、西夷校尉,才迁居

  • 江淹梦笔

    《南史.江淹传》:“〔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又《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

  • 雨窟云巢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之所。清洪昇《长生殿.絮阁》:“外人不知呵,都只说?君王是我这庸姿劣貌,那知道恋欢娱,别有个雨窟云巢。”并列 云、雨,喻男女欢爱。指男女幽会场所。清·洪昇《长生殿·絮阁》:

  • 仰钻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后以“仰钻”指仰慕钻研前贤的学问。唐张说《齐卢思道碑》:“思若泉涌,文若春华。精微入虚无,变化合飞动。斯固非学徒竭才仰钻之所逮也。”【词语仰钻

  • 死无葬身之地

    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相公坚执如此,夫妇死无葬身之地矣。”意谓生后无处埋葬,形容结局极度凄凉悲惨。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