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梗漂流

桃梗漂流

战国策.齐策三》载:苏代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淄水出泰山莱芜原)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治做)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大雨降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指雨淋而残,一本作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指四面有关山之固),壁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按:《赵策一》载苏子说李兑举例大意同)此事又见《史记.孟尝君列传》,汉.刘向《说苑.正谏》。

苏代举“桃梗漂流”的事例,是为了说服孟尝君不要西入秦。否则,也将成为有土不能返,有国不能归的“木偶”和“土偶”。桃梗漂流,又称为“漂梗”或“梗泛”,都是比喻生活漂泊不定,身无安居之所。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六出“逃难”:“香:行路难时泪满腮,苏:飘蓬断梗出城来。”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四“送容甫归里”诗:“经年梗泛判游踪,一笑惊从意外逢。”


猜你喜欢

  • 金石至交

    见“金石之交”。清·洪楝园《后南柯·招驸》:“卑人与令兄~,今与娘子又琴瑟永好,想是前缘分定呢。”【词语金石至交】  成语:金石至交汉语大词典:金石至交

  • 庭闱

    旧称父母居住之地。也借以称父母。唐代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词语庭闱】   汉语大词典:庭闱

  • 瑶林

    同“瑶林琼树”。宋陈师道《送法宝禅师》诗:“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词语瑶林】   汉语大词典:瑶林

  • 鱼雁

    源见“鱼传尺素”、“雁足书”。代称书信。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虽鱼雁不绝,而笑言久旷。”清孙枝蔚《怀杨吉公司理》诗:“频年鱼雁绝,使我泪长垂。”亦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

  • 阮郎穷辙

    同“阮籍途穷”。清董元恺《念奴娇.西江闻讣》词:“此行何似?似阮郎穷辙,杨朱岐路。”

  • 赵坑

    源见“长平之祸”。借指军事上的惨败或灾难。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诗:“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词语赵坑】   汉语大词典:赵坑

  • 摇唇弄舌

    见“摇唇鼓舌”。《说岳全传》36回:“本帅见你是条好汉,不能弃暗投明,反去保助叛逆,故此好言相劝。怎敢在本帅面前~?”【词语摇唇弄舌】  成语:摇唇弄舌

  • 舆地

    《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后遂以“舆地”指大地、土地。宋陆游《闻蝉思南郑》诗:“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二年》:“蔡京率百官表贺,谓混中原风气之殊,当天下舆地之半。

  • 口坠天花

    源见“天花乱坠”。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明吕坤《〈杨晋庵文集〉序》:“口坠天花,而试之小小设施,辄不济,是吾言世之涂羹也。”清李渔《奈何天.媒欺》:“饶伊口坠天花,难逃我双眸似电。”见“天花乱

  • 一箪食,一瓢饮

    箪( ㄉㄢ dān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 形容清苦的生活。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元.关汉卿《蝴蝶梦》一折:“咱每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