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枣似瓜

枣似瓜

同“枣大如瓜”。清方文《奉酬范质公司马》诗:“东风柔橹别江沙,送我安期枣似瓜。”


猜你喜欢

  • 醉黄龙

    源见“痛饮黄龙”。谓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泛指打垮敌人后开怀畅饮。明徐渭《再送德甫》诗:“只少阏氏为饮器,与君连日醉黄龙。”

  • 苏秦六印

    指苏秦佩六国相印。后以此典比喻得任官职,显耀荣华。苏秦(?——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他以“合纵”南北联合之说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共同合力抗秦。于是六国合纵

  • 戴高帽儿

    同“戴高帽子”。《儿女英雄传》八回:“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见“戴高帽子”。《儿女英雄传》8回:“那姑娘道:‘我这个人,虽是

  • 豆萁之喻

    同“豆萁相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君房谓信曰:‘相持何乃急。’肇师曰:‘此谓直道而行,乃非豆萁之喻。’”偏正 比喻兄弟相残。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 淄渑

    《吕氏春秋.精谕》:“孔子曰:‘淄 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淄水与渑水相传水味虽有不同,但很难辨别。后以“淄渑”比喻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浑然千里,淄 渑一乱。”倪璠注:“喻当

  • 灵犀暗通

    源见“心有灵犀一点通”。指彼此心意相通。宋秦观《阮郎归》词之二:“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 杞梓

    《国语.楚语上》:“子木与之语,曰:‘子虽兄弟于晋,然蔡吾甥也,二国孰贤?’(子家)对曰:‘晋卿不若楚,其大夫则贤,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虽楚有材,不能用也。’”春秋时,声子子家是

  • 斗挹箕扬

    源见“南箕北斗”。比喻徒有虚名,无济实用。宋刘克庄《沁园春.三和林卿韵》词:“浮名斗挹箕扬,世岂有明珠百斛量?”并列 斗、箕,星宿名。指不实用。语本《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

  • 刘伶贤妻

    同“刘伶妇”。宋辛弃疾《定风波.大醉自诸葛亭归窗间有题字戒饮者醉中戏作》词:“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 琴心

    源见“琴挑文君”。谓以琴音传达的爱慕之意。南朝 齐谢朓《夜听妓诗》之二:“上客光四座,佳丽直千金。挂钗报缨绝,堕珥答琴心。”唐白居易《和殷协律琴思》:“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词语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