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朝不虑夕

朝不虑夕

亦作“朝不谋夕”,“朝不及夕”,形容形势极其危急,只能顾眼前,不暇作长久打算。公元前542年,鲁国大夫穆叔参加诸侯澶渊之盟回国,进见孟孝伯,对他说,赵武将死了。他的话毫无远虑,不象百姓的主人,而且年纪不到五十,絮絮叨叨好象八九十岁的人,他不能活得很长了。如果赵武死了,韩起将掌握晋国政权,您何不对季孙提起此事,可以及早建立友好。如不这样,鲁国可要危险了。孟孝伯说,人一辈子能有多久,谁能没有点得过且过?早晨活着到不了晚上,哪里用得着去建立友好?穆叔出去,告诉别人,孟孝伯将要死了。我告诉他赵武得过且过,但他又超过了赵武。于是他又和季孙提到此事,季孙也没有采纳。次年,赵武死,晋国公室地位下降,政出多门,韩起担任正卿,不能使晋国继续当霸主。鲁国不堪晋国的无厌诛求,因而有了平丘之会。

【出典】: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不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

【例句】:

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 西晋·李密《陈情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宋·沈作哲《寓简》:“甚矣!子之贫,朝不谋夕,而无憔悴之色。”


见“朝不谋夕”。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词语朝不虑夕】  成语:朝不虑夕汉语词典:朝不虑夕

猜你喜欢

  • 郑驿

    同“郑庄驿”。宋周邦彦《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词语郑驿】   汉语大词典:郑驿

  •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元.脱脱等撰《宋史.岳飞传》(卷三六五):“岳飞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原是对宋代岳飞统率的军队的评价,意思

  • 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甜言美语:指使人特别爱听的话。三冬:指整个冬季。 说好听的话让人听了,就在严冬季节也感到温暖;用恶毒的语言伤害别人,被伤害的人,就在六月暑天也会感到寒冷。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别人行甜

  • 南犬吠雪

    同“粤犬吠雪”。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 马牛风

    同“马牛其风”。宋苏辙《汝南示三子》诗:“饮食粗便鱼稻足,音尘不隔马牛风。”宋杨万里《谢张子仪尚书寄天雄附子百果十包》诗:“今古交情市道同,转头立地马牛风。”【词语马牛风】   汉语大词典:马牛风

  • 酌水

    源见“水火无交”。表示对居官清廉者的赞语。唐贾岛《送郑少府》诗:“夕阳行带月,酌水少留君。”源见“酌贪泉”。谓砥砺节操。《晋书.良吏传论》:“邓攸赢粮以述职,吴隐酌水以厉清。晋代良能,此焉为最。”【词

  • 切磋

    同“切磋琢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明黄信《明道篇》卷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词语切磋】   汉语大词典:切磋

  • 封豕长蛇,荐食上国

    封豕:大猪。荐:数。上国: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 像大猪和长蛇,一再吞食上国。 比喻邻国贪婪,侵略成性。语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杜预注:“荐,数也。言吴贪害如蛇

  • 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

    逆:相反。施:施行,实行。 天已黑了,而走向目的地的前面路程还很远,所以不能按部就班地遵照常规办事了。 表示时间紧迫,顾不得按照常理行事。语出《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

  • 凤来

    同“凤凰来仪”。唐鲍溶《留辞杜员外式方》诗:“时当凤来日,孰用鸡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