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源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活动。《三国演义》九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述宾 原为以正面诱敌而从侧面突袭的战略。语本《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以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三国演义》96回:“(司马)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之计。’”后多用以比喻暗中行事或男女之私通。西门丁《刺客惊龙》:“他正暗暗庆幸这~之计,不料头顶一块斜生的大石上,飞下无数石块。”《金瓶梅》69回:“此是哥明修栈道,~的计策。”△描写暗中行事。→暗度金针 声东击西 ↔明火执仗 明目仗胆。也作“暗渡陈仓”。


解释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比喻用假象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之地的九个郡,以彭城为都城。他背叛了以前订立的盟约,重新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以南郑为都城。……四月,各路诸侯解散军队,各自回归封国。汉王刘邦前往自己的封国,项羽派三万士卒跟随他,楚国以及诸侯军队中仰慕汉王而自愿跟从他的有几万人。汉王带领军队从杜南之地进入蚀中,他们过去后就焚烧了栈道,以防备诸侯的军队来袭击,同时向项羽表示自己没有向东进军的意图。……八月,汉王采用韩信的计策,从另外一条路返回关中,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的士兵战败,退兵逃走;雍王的败兵在好畤停止败逃,并和汉军交战,又一次失败,逃到了废丘。汉王于是平定了雍地。汉王向东进军到达了咸阳,率领军队把雍王围困在废丘,同时派遣各位将领平定了陇西、北地和上郡。

近义瞒天过海

反义明目张胆

例句

广大散户股民还在拼命买入的时候,庄家们早已暗度陈仓,撤出了自己的资金。


【词语暗度陈仓】  成语:暗度陈仓汉语词典:暗度陈仓

猜你喜欢

  • 缑岭调笙

    源见“王乔控鹤”。形容清雅脱俗。清冯登府《祝英台近.题叶小鸾二王帖释文》词:“最怜缑岭调笙,月凉花淡,万一有彩鸾消息。”

  • 建安七子

    《文选》卷五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 晏婴近市

    源见“卜市邻”。谓住所狭小简陋,环境不好。北周庾信《小园赋》:“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 齐相计

    源见“二桃杀三士”。指施用阴谋手段杀人。清吴伟业《桃核船》诗:“三士漫成齐相计,五湖好载越姝行。”

  • 鼠窃狗盗

    鼠窃:象老鼠一样偷窃。狗盗:象狗一样扒盗。鼠窃狗盗:偷摸扒窃;小偷小摸。此典指叔孙通阿谀奉承秦二世听喜不听忧之特点,假说陈胜农民起义不过是小偷小摸,不值谈论。秦二世很高兴,并且奖赏他,还任命为博士。后

  • 牙慧

    源见”拾人牙慧“。原指言外的理趣。后多指他人旧有的观点、见解。《西安晚报》2005.10.10:“尤小刚则貌似公允分析韩剧成功的原因,却得出韩剧是拣了国剧‘牙慧’的结论。”【词语牙慧】   汉语大词典

  • 轮四角

    同“车生角”。宋陆游《数日秋气已深》诗:“避俗要生轮四角,出门何啻路三叉。”

  • 琴意

    同“琴心”。宋丁谓《代意》诗:“临邛已误通琴意,金谷难寻辨玉声。”【词语琴意】   汉语大词典:琴意

  • 子孙绳绳

    绳绳:相承不绝的样子。 形容子孙繁衍。语出《诗.大雅.抑》:“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屠杀者虽然因为积有金资,可以比较长久地养育子孙,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

  • 楚逐伍胥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尚既就执,使者捕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