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方丈僧

方丈僧

源见“方丈”。指寺院的住持。清袁枚《新齐谐.徐四葬女子》:“徐自外掩门,奔往善觉寺,告方丈僧圆智。”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西邻有禅寺,方丈僧与余交最善。”


【词语方丈僧】   汉语词典:方丈僧

猜你喜欢

  • 三谏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古代礼法认为,如果臣谏君连续三次不听,就算是到了一个适宜程度,应该停止进谏,不可无休止地去说。后因用为典实。唐.窦常《谒三闾庙》:“君非三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云梦:水泽名,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地区。岳阳:即今湖南岳阳市。 蒸气弥漫着云梦泽,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形容洞庭湖的浩渺壮观。语出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 面如田字

    《南史.李安人传》载:南齐 李安人,兰陵 承人,为将军战功卓著,一次,在庆功宴会后玩摴蒱戏,“五掷皆卢。帝大惊,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相也。’”后因以“面如田字”为富贵之相的典故。宋吕本中《柳州

  • 怒激病瘳

    参见:烹文挚

  • 五行皆下

    同“五行俱下”。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读书则五行皆下,为文则七步成章。”

  • 勤则不匮

    见〔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他 勤劳就不会贫困。《左传·宣公十二年》:“箴之曰:‘民生在勤,~。’”△褒义。说明勤劳立身的道理。→勤能补拙【词语勤则不匮】  成语:勤则不匮汉语大词典:勤则不匮

  • 袁室无烟

    同“袁安高卧”。唐薛涛《酬杨供奉法师见招》诗:“不嫌袁室无烟火,惟笑商山有姓名。”

  • 范滂揽辔

    源见“揽辔澄清”。颂扬怀有报国壮志的人。宋赵长卿《好事近.饯赵知丞席上作》词:“范滂揽辔正澄清,知我公明哲。分此仁风恺悌,济邻邦欢悦。”

  • 火尽薪传

    源见“薪尽火传”。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明 寓山居士《鱼儿佛》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并列 火虽然灭了,但烧火的木柴却留传给后人。喻创立

  • 帝网

    源见“网开三面”。用喻仁君恩泽优渥,法令宽柔。《晋书.乐志上》:“张帝网,正皇纲;播仁风,流惠康。”【词语帝网】   汉语大词典: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