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笔

文笔

六朝时于文体有文笔之辨,有韵的称为文,无韵的称为笔。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日本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文者,诗、赋、铭、颂、箴、讚、吊、诔等是也;笔者,诏、策、移、檄、章、奏、书、启等也。即而言之,韵者为文,非韵者为笔。”后亦常泛指文章、文辞。


文笔”就是 “文章的笔法”,也就是写文章的技巧。如言 “文笔犀利”、“文笔优美”,皆谓写作技巧而言。“我的文笔不如他”,即谓 “我的写作技巧、水平不如他”。

文笔”,在六朝时对于文体有 “文”、“笔”之辩: 有韵者谓之“文”,无韵者谓之 “笔”。南朝·刘勰 ( xié) 《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那么,哪些文体是有韵的 “文”,哪些又是无韵的 “笔”呢?

日本·遍照全刚 《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 “文者,诗、赋、铭、颂、箴 ( zhēn) 、赞、吊、诔 ( lěi) 等是也; 笔者,诏、策、移、檄 ( xí) 、章、秦、书、启等是也。即而言之,韵者为文,非韵者为笔。”此种分法,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无论有韵之 “文”或是无韵之 “笔”,都是需要写作技巧的,都要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需要技巧,而后 “文”、 “笔”连言泛指文章、文辞,故 “文笔”即指写作技巧。


【词语文笔】   汉语词典:文笔

猜你喜欢

  • 禀性难移

    一般指多年形成的习性无法改变,有时也形容不改变信仰,立场坚定。高获字敬公,汝南新息(今河南息县)人,少时游学京师,是光武帝刘秀的旧识。东汉初,他的老师欧阳歙犯法下狱,高获头戴铁冠,身着犯人受刑的斧锧,

  • 木人漂漂

    同“木偶乘流”。宋楼钥《灵碧道旁怪石》诗:“木人漂漂不如土,坐阅兴亡知几许?”

  • 马融绛帐

    源见“绛帐”。指设帐授徒。清吴伟业《周五子俶读书爱客》诗:“马融绛帐仍吹笛,刘向黄金止读书。”【典源】《东观汉记:马融》:“马融才高博洽,为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

  • 一巢悬木末

    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古代有一位隐士叫巢父,其所以称“巢父”,就是因为他巢居在树上的缘故。后因用为咏隐士或隐居生活之典

  • 秋风扇

    同“秋风纨扇”。唐李益《杂曲》:“爱如寒炉火,弃若秋风扇。”宋辛弃疾《蝶恋花》词:“柄玉莫摇湘泪点,怕君唤作秋风扇。”

  • 喘牛必问

    源见“丙吉问牛”。称颂贤臣关心民间疾苦。明徐渭《数年来南雪甚于北》诗:“吠犬从今无一处,喘牛必问有诸贤。”

  • 函谷偷度

    源见“鸡鸣狗盗”。谓利用微末的技能渡过难关。清孔尚任《桃花扇》:“莫逞旧雄姿,函谷偷度时。”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心思。忖( ㄘㄨㄣˋ cùn ):揣度。度( ㄉㄨㄛˊ duó ):推测。 别人有心思,我能揣测知道。 表示善揣人意。语出《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唐.张说《孔子堂杜预赞

  • 温柔敦厚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温和宽厚,是孔子评价诗歌社会作用的标准。后也用来比喻人品。并列 性情柔和,待人宽厚。形容人态度温和,也指诗文所反映的内容及风格温和宁静,婉约含蓄。语出《礼记·

  • 卓氏寡

    《史记.司马相如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西汉时,司马相如游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