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支郎

支郎

对和尚的称呼。明代杨慎《丹铅录》:“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云: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谶、支亮。支谦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晴黄,复多智。时贤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唐代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诗:“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


【词语支郎】   汉语词典:支郎

猜你喜欢

  • 姑峰仙质

    同“姑射”。唐许敬宗《奉和喜雪应制》:“姑峰映仙质,郢路杂歌尘。”

  • 许历谏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秦伐韩,军于阏与。……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

  • 参军落帽

    同“参军吹帽”。形容名士风流洒脱。清徐旭旦《步步娇.重阳》套曲:“笑仙人缩地乾坤小,叹参军落帽风流少。”【词语参军落帽】   汉语大词典:参军落帽

  •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表示只要作了坏事,终究会被人发觉。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后多引作〔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三国演义》五四回:“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

  • 推敲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录》(按:《刘宾客嘉话录》原名《刘公嘉话录》,为唐韦绚撰):“(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

  • 溺沮耕养

    同“沮溺耦”。宋苏轼《又次韵游小云居》:“永远林栖真有道,溺 沮耕养亦忘情。”

  • 舜歌

    同“帝舜歌”。唐白居易《太平乐词》之二:“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歌。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 漆身报德

    源见“漆身吞炭”。谓舍身报恩。唐李商隐《太尉卫公会昌一品集序》:“有抱树辞荣之节,有漆身报德之风。”

  • 豆粥麦饭

    《后汉书.冯异传》:“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

  • 熊罴之士

    《尚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熊罴之士”,勇士。后因以“熊罴之士”为比喻勇士之典故。《晋书.段灼传》:“陛下诚欲致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使奋威淮浦,震服蛮荆者,故宜畴咨博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