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攀辕卧辙

攀辕卧辙

后汉书.侯霸传》载:东汉侯霸为淮平大尹,有能名。后来调职被征召入京,“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愿乞侯君复留期年。”又《白孔六帖》卷七七:“侯霸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征,百姓攀辕卧辙不许去。”后以“攀辕卧辙”为挽留或眷恋良吏的典故。宋赵彦端《念奴娇.建安饯交代沈公雅》词:“结彩成门,攀辕卧辙,何计留连得!”


见“攀车卧辙”。宋·王楙《野客丛书·杨牧二子》:“繁阳令以叔父忧去官,吏民~,不得去。”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二六○引《东观汉记》 曰:“侯霸,字君房,河南密人也。为临淮太守,治有能名。及王莽之败,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更始元年,遣谒者侯盛,荆州刺史费遂赍玺书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乞侯君复留期年。’”《后汉书·侯霸列传》亦载。《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引《东观汉记》 曰:“秦彭,字国平,为开阳城门侯。后拜颖川太守,老弱攀车,啼号填道。”

【今译】后汉侯霸任临淮太守,将地方治理得很好。王莽篡位作乱时,侯霸固守,保全了一郡。后朝廷派使者来征调侯霸,百姓男女老弱号哭拦住使者车,有的卧在路上,请求说:“请让侯君再留一年。”又后汉秦彭也有类似事。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的政绩。

【典形】攀车卧辙、攀辕、卧辙、卧辙攀辕。

【示例】

〔攀车卧辙〕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攀车卧辙之恋,争涂忘远,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弥结。”

〔攀辕〕 唐·岑参《送王录事却归华阴》:“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

〔卧辙〕 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

〔卧辙攀辕〕 明·杨慎《青玉案·饯昆明邝尹升万州守》:“金马碧鸡遗爱处,卧辙攀辕,留綦解佩,望望仙尘去。”


【词语攀辕卧辙】  成语:攀辕卧辙汉语词典:攀辕卧辙

猜你喜欢

  • 以规为瑱

    规:规谏,劝诫。瑱( ㄊㄧㄢˋ tiàn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把规谏当作耳坠一样的装饰品。 表示没有诚意听取规谏之言。语出《国语.楚语上》:“灵王虐,白公子张骤谏。王病之,曰:

  • 朱幻碧

    源见“看朱成碧”。谓世事变幻,不可捉摸。曾念圣《同放舅过法源寺看栝其一枯矣遂作歌》:“只今故物百何有,到眼差同朱幻碧。”

  • 青云独步

    源见“青云自致”。谓地位或学问等无与伦比。《白雪遗音.八角鼓》:“发悬梁,锥刺股;如囊萤,雪当烛,必不叫尔自辛苦。到后来,才得这万里鹏程,青云独步。”【词语青云独步】  成语:青云独步汉语大词典:青云

  • 越相舟

    同“范蠡扁舟”。宋汪元量《苏台怀古》诗:“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

  • 大冯君与小冯君

    《汉书.冯奉世传》:西汉名将冯奉世的两个儿子冯野王和冯立,相继为上郡太守,皆有治绩。“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

  • 执虎子

    《汉官仪》卷上:“侍中,左蝉右貂,本秦丞相史,往来殿中,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后因以“执虎子”戏称侍中。虎子,形状为伏虎状的便器。《三国志.苏则传》“于是乃止”裴松之注引三国

  • 如沸如羹

    像羹汤滚沸的样子。 形容场面热闹纷扰。语出《诗、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晋.葛洪《抱朴子.酒诫》:“载号载呶,如沸如羹。”【词语如沸如羹】  成语:如沸如羹

  • 乌鹊桥

    同“鹊桥”。唐刘商《送女子》诗:“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宋贺铸《减字木兰花》词之九:“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门前嘶马弄金衔。”【词语乌鹊桥】   汉语大词典:乌鹊桥

  • 张仪

    源见“张仪舌”。借指舌辩空谈之士。唐罗隐《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诗之三:“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词语张仪】   汉语大词典:张仪

  • 玉树后庭花

    曲调名称,也作“后庭花”、“歌玉树”、“南朝旧曲”等,南朝陈后主及其幸臣所制。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浙江长兴)人。南朝皇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