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揽桓须

揽桓须

源见“闻筝堕泪”。表示赞赏或感激。宋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又《浣溪沙》词:“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词语揽桓须】   汉语词典:揽桓须

猜你喜欢

  • 黄粱枕

    同“黄粱梦”。宋何梦桂《贺新郎.再用韵伤春》词:“浮生一梦黄粱枕,且不妨狂歌醉舞,麈谈挥柄。”

  • 服内生子

    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丧三年,在这期间生子,被认为犯礼伤孝,列为十恶之一。汉代应劭《风俗通.正失》:“服中生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

  • 尺步绳趋

    谓行有准绳,循法度。清 冯桂芬《复庄卫生书》:“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佳乎否乎?”见“绳趋尺步”。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佳乎否乎?”【词语尺步绳趋】  成

  • 品尝

    《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本指帝王进膳之前命人遍尝食物。后引申为辨别品评。元代马臻《西湖》诗:“进余薇露与流香,散落人间任品尝。”【词语品尝】   汉语大词典:品尝

  • 公孙布被

    指公孙弘主张节俭,他做官后自己盖用还是用麻布做的被子。后以此典比喻官吏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薛县(今山东滕县南)人。年轻时曾为狱吏,因罪免。家贫,放牧为生。年龄

  • 楚客悲秋

    同“宋玉悲秋”。宋贺铸《罗敷歌.采桑子》词:“自怜楚客悲秋日,难写丝桐。”

  • 同学少年多不贱

    少年时的同学现在多置身显贵。 旧时常用以感叹自身的功名蹭蹬。语出唐.杜甫《秋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清.王晫《今世说.排调》:“王丹麓年逾四十,益复困顿。妇戏语曰:‘同学少年皆不贱

  • 寿王议鼎

    《汉书.吾丘寿王传》:“及分阴得宝鼎,武帝嘉之,荐见宗庙,臧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曰:‘陛下得周鼎。’寿王独曰非周鼎。上闻之,召而问之,曰:‘今朕得周鼎,群臣皆以为然,寿王独以为非,何也?有说则可,无

  • 田千秋

    《汉书.田千秋传》:“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武帝时上书言事称旨,“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见〔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其他 刚也不吐,柔也不吃。比喻不怕强暴,也不欺侮弱小。语本《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左传·文公十年》:“《诗》曰:~,毋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