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东汉.马融注:“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有容仪;三曰主皮,能中质;四曰和颂,合雅颂;五曰兴武,与舞同。”古人论射,有五善之说。后因用作咏射箭的典故
源见“馀光”。喻指他人的德泽恩惠。清 杨潮观《寇莱公思亲罢宴》:“他挑灯伴读落叶寒窗,那有馀辉东壁分光亮。”
《南史.庾域传》附《庾子舆传》:“子舆字孝卿,幼而歧嶷。五岁读《孝经》,手不释卷。或曰:‘此书文句不多,何用自苦?’答曰:‘孝,德之本,何谓不多。’”南朝梁.庾子舆字孝卿,幼而好学,五岁时读《孝经》入
源见“谢公屐”。喻指出游。明何景明《将游东园以风雨遂止》诗之一:“雨阻东山屐,天留北海杯。”【词语东山屐】 汉语大词典:东山屐
源见“黄公酒垆”。指朋友去世。清袁枚《挽范莪亭孝廉》诗:“何图白首逢,遽作黄垆别。”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鲤鱼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用木板两块,刻成鲤鱼形,将书信夹在里面。一说是将书信结成鲤鱼形。后常以“鲤鱼”“鲤”用作书
改旧更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汉书.董仲舒传》:“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史记.封禅书》:“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后以“日不暇给”形容事务繁忙没有空闲。《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主谓 暇,空闲。给,足。没
象服:古代王后和诸侯夫人以绘图为饰的服装。是:代词,表示确指,把宾语提到动词之前。宜:合适。 穿上象服很合适。 古代赞美后夫人的高贵身份。语出《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
同“乳媪讥”。清 梁章鉅《称谓录》卷二引《古今诗话》:“头童齿豁,敢辞乳妪之讥。”【词语乳妪讥】 汉语大词典:乳妪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