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

清 西厓《谈徵.抛砖引玉》载: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游灵岩寺,遂先题诗二句于壁,嘏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常建诗不及赵嘏,故人谓“建乃抛砖引玉”。按,常建玄宗开元时进士,赵嘏于武宗 会昌二年进士及第,时建已早卒。所传建题句待嘏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抛砖引玉”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元 贯云石《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


并列 扔出砖头,引来美玉。比喻用浅拙的作品或见解引出高明成熟的作品或见解。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10:“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壑子。”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俺却道因祸得福。”△多用于人物的自谦之词。→引玉之砖 ↔自命不凡


抛砖引玉”谓以自己的浅见或文章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这是一种谦词。

“砖”是不值钱的便宜而易得之物,而 “玉”则是一种贵重物,“乱世黄金盛世玉”,“金玉满堂”等语皆表明 “玉”之珍贵。

“玉”,在这里是个比喻词,比喻难得的高见或佳作。

此语来自佛教经典 《五灯会元》。

南宋僧人大川普济,将宋僧所撰写的 《景德传灯录》、 《天圣广类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五书,择其精要,删繁就简,合为一书,甚便翻检,书名即为 《五灯会元》。其卷四 “南泉愿禅师法嗣”记载道: “师曰: ‘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 ( jī) 子。’”

比来,近来。墼子,砖。

后世 “抛砖引玉”一语便传用开来。


【词语抛砖引玉】  成语:抛砖引玉汉语词典:抛砖引玉

猜你喜欢

  • 吐食下士

    同“吐哺握发”。唐杨炯《唐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公虽勋参缔构,位总班条,金友玉昆,良田广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宾。”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

    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 表示要因材施教。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吴王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先

  • 权宜之计

    原指因时因事而变通处理方法。后泛指在不得已情况下暂且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王允(137-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献帝初,官至司徒,守尚书令,时董卓专权,

  • 龙剑破匣

    源见“丰城剑气”。形容华美之光灿人眼目。唐柳宗元《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诗:“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日月。”

  • 不读律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附《陈本》:“子本嗣,历位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于司马岐等,精练文理。……”三国时,魏陈本,位至九卿。所在处能提

  • 郭璞游仙

    《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璞)《游仙诗》唐.李善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飡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晋.郭璞著有《游仙诗》,

  • 庄子鼓盆歌

    源见“鼓盆”。指对生死的达观态度。元无名氏《货郎旦》一折:“你守着业尸骸,学庄子鼓盆歌。”

  • 五羊皮

    同“五羖皮”。喻微贱之物。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词语五羊皮】   汉语大词典:五羊皮

  • 侏儒俸

    同“侏儒粟”。宋黄庭坚《秘阁观苏子美题壁》诗:“不甘老天禄,试欲叫未央。小臣胆如斗,侏儒俸一囊。”

  • 贯鱼

    同“贯鱼之次”。《后汉书.崔琦传》:“爰暨末叶,渐已颓亏,贯鱼不叙,九御差池。”明叶宪祖《鸾鎞记.仗侠》:“我一缕微躯,原贱同侍儿,你两口无虞,我心甘贯鱼。”【词语贯鱼】   汉语大词典: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