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孝廉船”。谓羡美才士。清张问陶《题张莳塘诗卷时将赴吴即以志别》诗:“张孝廉船何处觅,名流今古在吾宗。”【典源】《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七引晋·郭澄之《郭子》曰:“张凭举孝廉出京,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
同“嫠不恤纬”。明李东阳《送邵国贤还治许州》诗:“吾闻杞忧天,嫠辍纬,抱牟心,挥贾涕。敢言民社非我图,耐有闲情为君计。”【词语嫠辍纬】 汉语大词典:嫠辍纬
谓于书法造诣极高的大书法家。如晋代的王羲之。《南史.王志传》:“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词语书圣】 汉语大词典:书圣
源见“箕山之节”。代称许由。亦泛指隐者。唐 理莹《送戴三徵君还谷口旧居》诗:“周王尊渭叟,颍客傲唐尧。”【词语颍客】 汉语大词典:颍客
同“书凭犬”。清龚鼎孳《初归居巢感怀》诗:“书因入雒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源见“判若鸿沟”。本为古运河名。借指疆土的分界。亦比喻事物间明显的界限。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八:“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巴金《秋》十:“他的主张和他兄弟的主张中间是有一道鸿沟的。”“鸿”通 “洪”
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词语邦以民为本】 成语:邦以民为本汉语大词典:邦以民为本
《后汉书.郑兴传》附《郑众传》:“众字仲师,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学;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知名于世。”“永平初,辟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
同“花县”。明姚夔《寄赠咸宁唐大尹》诗:“凫飞南国花盈县,雉哺东郊柘满村。”
大道被废弃,才提倡仁义。 古代道家认为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自然没有提倡的必要。提倡仁义,是病态社会中的反常现象。语出《老子》一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晋书.隐逸传.范粲附子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