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扬雄献赋

扬雄献赋

扬雄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他长于辞赋,多摹拟司马相如。汉成帝时,扬雄经别人推荐,在京城长安未央宫承明殿待诏顾问。曾随汉成帝到甘泉宫祭祀天神,到汾阴去祭祀地神;还随汉成帝去打猎,并赴长杨宫射熊馆去观看禽兽。事后扬雄写了《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献给成帝,进行委婉的批评和劝谏。后因以为典,称美文学作品,或称许文人的文采风流。

【出典】:

汉书》卷87《扬雄传》3522、3535、3540、3541、3557页:“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通“讽”)。”“其三月,将祭后土,……还,上《河东赋》以劝。”“其十二月羽猎,雄从。……故聊因《校猎赋》以风(通“讽”)。”“明年,……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以风(通“讽”)。”

【例句】:

唐·魏知古《从猎渭川献诗》:“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 唐·张说《崔司业挽歌》:“疾起扬雄赋,魂游谢客诗。” 唐·孟浩然《田园作》:“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唐·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唐·钱起《送严维尉河南》:“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 唐·皇甫曾《送徐大夫赴南海》:“何年谏猎赋,今日饮泉诗。” 唐·卢纶《和王员外冬夜寓直》:“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唐·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唐·罗隐《寄苏拾遗》:“早岁长杨赋,当年谏猎书。” 唐·郑谷《赠杨夔二首》之2:“看取年年金榜上,几人才气似扬雄?” 唐·方干《献王大夫》:“贤臣虽蕴经邦术,明主终无谏猎时。” 唐·窦蒙《题弟皋述书赋后》:“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唐·卢尚卿《东归诗》:“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 宋·秦观《玉烛新》:“文武事,细柳长杨,从头属齐整。” 宋·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猜你喜欢

  • 屈宋衙官

    同“衙官屈宋”。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之三四:“馆中犹有李钦叔,屈 宋衙官总不胜。”偏正 屈、宋,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和宋玉。屈原和宋玉只能做下属的衙官,听任差遣。意谓文章才华远远超过屈宋。语本《

  • 刍荛之见

    见“刍荛之言”。姚雪垠《李自成》2卷37章:“但军旅之事,容当陆续奉献~,供将军斟酌可否。”【词语刍荛之见】  成语:刍荛之见汉语大词典:刍荛之见

  • 典学

    《书.说命下》:“念终始典于学。”孔颖达疏:“念终念始,常在于学。”原是傅说勉励高宗学习之语。后因以“典学”称帝王、皇子致力于学。唐韩愈《顺宗实录二》:“广陵王某,孝友温恭,慈仁忠恕……讲求典学,礼必

  • 卯金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元年“六月己末,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其祝文曰:‘……。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敢不敬承。’于是建元为建武。”唐.李贤注:“卯金

  • 张冠李戴

    比喻名实不符或误此为彼,而弄错了对象。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主谓 姓张的帽子戴到

  • 蒲柳

    源见“蒲柳姿”。比喻孱弱的体质。唐李白《长歌行》:“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亦喻人社会地位卑下。《红楼梦》五回:“觑看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词语蒲柳】   汉语大词典:蒲柳

  • 冲冠发怒

    同“怒发冲冠”。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见 “冲冠怒发”。唐·元稹《观兵部马

  • 垂青

    源见“青白眼”。表示重视或见爱。《官场现形记》二一回:“署院于他决不苛求,而且较之寻常候补道格外垂青,一差之外,又添一差。”【词语垂青】   汉语大词典:垂青

  • 薰弦

    源见“舜弦”。指古雅的乐曲。唐许浑《登尉佗楼》诗:“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词语薰弦】   汉语大词典:薰弦

  • 痛入骨髓

    《战国策.燕策三》:“吾每念常痛入骨髓,顾计不知所出。”“痛入骨髓”意即痛到骨子里,形容痛恨或悲伤到了极点。清.高旭《海上大风潮起作歌》:“杨州十日痛骨髓,嘉定三屠寒发毛。”述补 形容悲痛或痛恨到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