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扫门

扫门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父以善鼓琴见秦皇帝。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早夜埽(通扫)齐相舍人(舍人,古代官名,战国及汉朝初年王公贵官都有舍人。据颜师古注《汉书》说,舍人是亲近左右的通称,此当指看门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之,指代未见人扫而门外自洁的事),以为物(唐.司马贞“索引”注引姚氏云:“物,怪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於是舍人见勃曹参(使魏勃得以谒见曹参),因以为舍人。一为参御(一,专一;御,驾驭车马。此说专为曹参赶车),言事,参以为贤,言之齐悼惠王(他是高祖刘邦与外妇曹夫人所生之子,名刘肥,封为齐王)。悼惠王召见,则拜为内史(古代官名。此实为诸侯王国协助政事的官吏。)。”

魏勃为见曹参,家贫没有办法,只得以“扫门”的劳作来讨好看门人,以求其帮助谒见。后因以“扫门”用作求谒权贵的典故。唐.王维《重酬苑郎中》诗:“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词语扫门】   汉语词典:扫门

猜你喜欢

  • 韩卢

    源见“田父之获”。又《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放韩卢而逐蹇兔也。”后因以“韩卢”泛指良犬。宋辛弃疾《满江红.和廓之雪》词:“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亦比喻精兵强将

  • 輶轩

    汉扬雄《答刘歆书》:“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于周秦之室。”輶轩,本指朝廷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后用为使臣的代称。《新唐书.高季辅传》:“为政之道……正恐巡察岁出,輶轩继轨,而侵渔不息也。”章炳

  • 三分鼎立

    比喻与另外两股政治力量抗衡并峙。《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 “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府,秉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参见:○三分鼎足见“鼎足三分”。《三国志·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

  • 将军树

    源见“大树将军”。泛指大树。北周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月落将军树,风惊御史鸟。”亦用为建立军功之典。唐王昌龄《从军行》:“虽投定远军,未坐将军树。”【词语将军树】   汉语大词典:将军树

  • 口若悬河

    亦作“口似悬河”、“口如悬河”。比喻能言善,讲话滔滔不绝。后也含华而不实,夸夸其谈之意。典出晋郭象事迹。郭象(?-312年),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著名哲学家,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

  • 郑公风

    《后汉书.郑弘传》:“会稽山阴人”唐.李贤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郑太尉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

  • 假道伐虢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晋献公)复假道于虞(小春时的小国,地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以伐虢(春秋小国,地在今河南陕县东南)。宫之奇(春秋时虞大夫)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开寤)

  •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狂:狂妄。狷( ㄐㄩㄢˋ juàn ):狷介,拘谨。 狂者一意向前,狷者也不肯干坏事。 意谓狂者与狷者各有可取之处,都可以同他们结交。语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

  • 璇室

    源见“瑶台㈡”。指宫廷奢侈宴乐之所。明刘基《太公钓渭图》诗:“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词语璇室】   汉语大词典:璇室

  • 张三影

    宋李颀《古今诗话.有客谓张三影》:“有客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为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