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惜园葵

惜园葵

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此指冬葵,是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今南方湘赣诸省尚有栽培),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岁。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奸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女人独安所避乎?吾其忧之。

鲁漆室女虽是民间一普通人,她忧国忧民,颇有见地。她深深懂得国家有难,祸及众庶的道理;她看到鲁君衰迈,太子年幼,奸伪日起,强邻虎视的形势,故而倚柱长啸。她为了说明即使是在自家周围发生的一般事情,都将要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要想逃避是不可能的,她举了晋客的马跑了,踏毁了她园中的冬葵,使之“终岁不厌葵味”的实例。

后因以“漆室女”、“倚柱啸”、“惜园葵”用为关心国事的典故。《后汉书.卢植传》“与窦宪书”:“植闻嫠有不恤纬之事,漆室有倚楹之戚。”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猜你喜欢

  • 桑间

    源见“桑间濮上”。指桑间之咏。泛指淫靡之音。秦李斯《谏逐客书》:“郑 卫 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亦指男女幽会之地。明 徐元《八义记.阴陵相会》:“那日桑间相会,谁知此地重逢。

  • 吐哺握发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周公旦之子)于鲁,周公诫之曰:‘……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指吃饭时吐出口中的食物,沐浴时握发而出,用以形容礼贤下士,热心接待来客),犹恐失

  • 乐毅奔亡

    参见:乐毅见猜

  • 辗转不寐

    见“辗转反侧”。寐,睡着。

  • 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形容文臣武将极多。《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况他那里雄兵十万,甲士千员,猛将如云,谋臣似雨。”也作【猛将如云,谋臣如雨】。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会用兵,会用人。他的手上真真是猛将如云,谋

  • 螽斯之徵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 ㄓㄨㄥ zhōng 终)斯:蝗虫,一生九十九子。诜( ㄕㄣ shēn 身)诜:和集貌。振振:盛貌,这是以螽斯之群处和集,比喻子孙

  • 肥遁

    《周易.遁卦》:“上九,肥遁,无不利。”唐.孔颖达疏:“子夏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遁之最优,故曰肥遁。”《周易》中以“肥遁”喻指隐居避世的处世态度最优。后人诗文中

  • 管宁栖辽海

    《三国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

  • 桃人土偶

    源见“土偶桃梗”。喻指漂泊无定之人。清刘嗣绾《金缕曲.送钱黄山之金陵》词:“我辈浮名漂泊惯,只算桃人土偶。”

  • 十袭

    同“什袭”。宋杨万里《三辰砚屏歌》:“怀璧未为罪,借书未为痴,公当十袭古锦帊,如何传玩十手把,不防夜半有力者?”【词语十袭】   汉语大词典: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