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

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公元前241年,关东六国合纵攻秦。赵国派使臣魏加至楚,向楚国执政大臣黄歇了解楚国派谁率兵攻秦。春申君回答,准备派临武君。这时魏加就向他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恰见天空有鸟飞过。更羸便对魏王说,我只要拉响弓弦而不放箭,就可以把鸟射下来。魏王问,射箭技术能够高超到这种地步吗?更羸说:“能”。不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羸便望空拉弦虚射一箭,果然这只雁一听见弓弦响便跌到地上。魏王十分惊奇。更羸向他解释说,这是一只受过伤还没有康复的雁。魏王问,您怎么知道?回答说,我见它飞得慢而叫声又很悲哀。飞得慢,是因为受过伤,叫声悲,是因为失群已久。伤势未好,加上失群,心里必定恐慌。一听到弓弦声,就想往高处飞,以至伤势发作,掉了下来。讲完这个故事,魏加对春申君说,临武君过去就是秦国的手下败将,如果让他当主将,就象惊弓之鸟一样,难免要吃败仗的。

【出典】:

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纵》:“天下合纵。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符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见“伤弓之鸟”。《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难安。”


【典源】《战国策·楚策四》:“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者,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今译】 战国时,六国合纵,协力抗秦。赵国派遣魏加去楚国见春申君,魏加问:“您选好主将了吗?”春申君回答:“选择好了,我将派临武君为将。”魏加又说:“我年轻时好射箭,我用射箭打个比方,可以吗?”春申君同意了,于是魏加讲:“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在高台之下,抬头望见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只拉响弓弦而不射箭,便让飞鸟坠落。’魏王疑惑地问:‘箭术能达到如此地步吗?’更羸说可以。一会儿,一只大雁从东飞来,更羸就拉空弦虚射,大雁果然坠落在地。魏王惊讶:‘箭术怎么会达到如此精湛呢!’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雁。’魏王奇怪:‘先生怎么知道?’更羸答:‘这只雁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凄厉。飞得慢是由于创伤疼痛; 叫声悲是由于失群孤单,它内心惊恐,一旦听到弓弦响,立刻就振翅高飞,以致旧伤迸裂坠落。’临武君过去曾为秦军所败,犹如惊弓之鸟,不可任他做抗秦的主将。”

【释义】 后以此典指遭受祸患、打击之后,内心惊惧有余悸。

【典形】 弓伤、惊弓、惊弓之鸟、惊弦、惊雁、惊羽、空弦、落雁、伤弓、伤鸿、伤禽、伤禽畏弦、伤鸟、伤雁、闻弦、虚弓、虚弦、雁惊、坠羽、援弓雁落、虚弦落雁、闻弦鸟落、闻弓雁惊、伤弓寒雁、惊弦雁、伤弓翼。

【示例】

〔弓伤) 唐·卢照邻《同临津纪时府孤雁》:“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惊弓〕 清·张尔田 《满庭芳》:“惊弓如塞雁,林间失侣,落影沙洲。”

〔惊弓之鸟〕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惊弦〕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郑伟墓志铭》:“成皋尘起,广武烽然,麋兴丽箭,雁落惊弦。”

〔惊雁〕 宋·陆游《书斋壁》:“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惊羽〕宋·苏轼《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空弦〕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回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落雁〕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忘归繁弱,落雁吟猿,故得气盖关中,威申河外。”

〔伤弓〕 宋·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梦回扰扰仍世间,心如伤弓怯虚弹。”

〔伤鸿〕 宋·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之二:“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伤鸟〕 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

〔伤禽〕 南朝宋·鲍照 《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伤禽畏弦〕 清·文廷式《广谪仙怨》:“相臣狡兔求窟,国论伤禽畏弦。”

〔伤雁〕 宋·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惊飞堕伤雁, 狂走迷痴麏。”

〔闻弦〕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虚坠下霜空。”

〔虚弓〕 唐·卢照邻《失群雁》:“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

〔虚弦〕 宋·苏轼《送范中济经略侍郎》:“号令耸毛羽,先声落虚弦。”

〔雁惊〕 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若然者,安知不能空弯而雁惊,虚引而猿泣者也?”

〔坠羽〕 唐·骆宾王 《途中有怀》:“涸鳞惊煦辙,坠羽怯虚弯。”


【词语惊弓之鸟】  成语:惊弓之鸟汉语词典:惊弓之鸟

猜你喜欢

  • 萼绿华

    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萼绿华者,女仙也。年可二十许,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晋穆帝升平三年己未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云是南山人,不知何仙也。自此一月辄六过其家。权字道学,即晋简文黄门郎羊

  • 潘岳悼亡

    晋潘岳《悼亡诗》之一:“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折。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后因以“潘岳悼亡”为丧妻之典。周咏《泣红亭小说题词》

  • 含垢纳污

    同“纳污藏疾”。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及事神宗,蒙召访问,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并列 包容污垢,宽容污秽。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

  • 东海金

    班固《汉书.疏广传》载:太傅疏广辞职时,“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归乡里后,疏广就用这些金钱每日设酒宴请家乡亲友。有人劝他留些金钱为子孙买些田宅,疏广回答说:“吾岂老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唱完之后遗留下的音响。绕梁:环绕屋梁。形容歌声优美动听,韵味深长。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语本《列子.汤问》“韩娥东之齐,匮食,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lì),三日不绝”。(之

  • 失桂

    源见“郤诜丹桂”。谓科举落第。唐卢纶《送魏广下第归扬州》诗:“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词语失桂】   汉语大词典:失桂

  • 一丘自足

    源见“一丘一壑”。谓满足于退隐在野,放情山水。宋赵以夫《沁园春.次方时父》词:“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

  • 纤腰掌上

    源见“掌上舞”。指舞姿轻盈。隋江总《怨诗》:“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

  • 战无不胜

    同“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隋书.杨素传》:“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称为名将。”述补 形容十分强大,百战百胜。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语出《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

  • 驯鸡对窗

    源见“谈鸡”。谓无为地打发时光。宋刘弇《临江》诗:“愁绝村南舍,驯鸡对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