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车告老

悬车告老

班固《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因以“悬车告老”指官员年老退休。《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见“悬车致仕”。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


【典源】 《汉书·薛广德传》:“后月余,以岁恶民流,与丞相定国……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县(xuan) 其安车传子孙。”《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今译】 汉代薛广德因年老辞官还乡,皇帝赐给他安车驷马等。至家乡沛郡,太守至郡界迎接,一郡以为荣耀,将赐给的安车悬挂起来传给子孙后代,作为纪念。

【释义】 后以此典指官员告老还乡。

【典形】 车先悬、七十悬车、人贺悬车、无车可悬、悬车、悬车告老、悬车守、岁渐悬车、吾车已悬、悬车岁。

【示例】

〔车先悬〕 唐·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七十悬车〕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四十强仕,七十悬车,著在格言,存诸甲令。”

〔人贺悬车〕 明·高启《送赵使君致仕归别业》:“吏收封印朝辞郡,人贺悬车晚在乡。”

〔无车可悬〕 宋·陆游《致仕后述怀》之三:“宁有骆堪鬻,尚无车可悬。”

〔悬车〕 唐·元稹 《王仲舒等加阶》:“或悬车以请老,或持节以临人。”

〔悬车告老〕 元·揭傒斯《杨氏忠节祠记》:“年六十余已悬车告老,将二十载余,闻一权臣擅国,遂至饿死。”

〔悬车守〕 唐·杜甫《提封》:“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词语悬车告老】  成语:悬车告老汉语词典:悬车告老

猜你喜欢

  • 拄笏对西山

    同“拄笏看山”。清王士禄《木兰花慢》词:“厌他拄笏对西山,兀兀一驼鞍。”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朱熹集注:“艾,草名,所以灸者,干久益善。夫病已深,而欲求干久之艾,固难卒办。”比喻临急求药,终不可得。其他 艾,一种可做药用的多年生草木植

  • 安邑送猪肝

    源见“食无肝”。谓在生活上得到地方官特殊照顾。清宋琬《黄鱼初至市得二尾遗赵雪嵊口号四绝戏简》之一:“此日锦鳞惊入馔,免教安邑送猪肝。”

  • 薏苡明珠

    《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

  • 朽木嗤

    源见“朽木不可雕”。指令人嗤笑的无用之材。明高启《昼睡甚适觉而有作》诗:“我意在有适,宁顾朽木嗤?”

  • 获麟台

    源见“绝麟”。后人为纪念“西狩获麟”,在获麟处筑的土台。唐李白《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词语获麟台】   汉语大词典:获麟台

  • 紫罗囊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附《谢玄传》:“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郎俱为叔父安所器重……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东晋谢玄年少时好佩紫罗香囊,其叔父谢安

  • 目不识丁

    同“不识一丁”。清昭梿《啸亭杂录.苏昌》:“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目不识丁,凡有文稿,皆倩吏胥讲释,合省传为笑柄。”主谓 丁,泛指简单的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识。语本《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

  • 化鹤归来

    源见“辽东鹤”。喻久别重归。宋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词:“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

  • 太常醉

    参见:太常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