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

原作“既平陇,复望蜀”,后来以此形容贪心不足,一步比一步胃口大。岑彭(?-36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将,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建武初,封归德侯,行大将军事。八年(32年),与吴汉合兵围隗嚣于西城,四川公孙述遣将来救隗嚣。光武帝在致岑彭的信中说:“如果将隗嚣盘据的西城、上邽两处城池攻下,即可率兵南下攻打四川。人心总是不知足,我的愿望就是既要得到陇(甘肃),又要得到蜀(四川)。可每次发兵出征,我的头发就要花白一些。”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60页《岑彭传》:“(建武)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48回:“香菱笑道:‘好姑娘,趁着这个功夫,你教给我做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且缓一缓。’”


连动 既得到陇地,又望着蜀地。比喻不知足。语本《后汉书·岑彭传》:“光武敕岑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官场现形记》12回:“胡统领早存了个~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贬义。用于贪心不足方面。→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贪心不足 ↔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称心如意 一枝自足。也作“获陇望蜀”。


解释陇:地名,指今甘肃省东部。蜀:地名,指今四川中西部地区。原指攻下陇地后又打算攻下蜀地。后比喻贪心不足。

处《后汉书·岑彭传》:“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岑彭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平南大将军。建武八年(公元32年),岑彭带兵跟随刘秀攻打盘踞在陇西的隗嚣,攻克了陇西重镇天水,与吴汉一起把隗嚣围困在西城。公孙述派李育为将,带兵进驻上邽,以援救隗嚣。

这时颍川、河东两地发生了叛乱,京师骚动,刘秀留下盖延、耿弇(yǎn)围攻李育,自己急忙从上邽返回洛阳。刘秀返回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西城、上邽两个城池如果攻下,便可以带兵乘胜向南攻打蜀地。人心总是苦于不知道满足,我也有这样的毛病,一旦攻下了陇地,就又盼望攻下蜀地。每一次发兵,我的头发胡须就要多白一些。但若不这样,天下又怎能统一呢?”

岑彭堵塞谷水,打算用灌淹的办法攻克西城,不料水从地下流走,没有成功。不久隗嚣的手下行巡,周宗带领救兵来到,而汉军粮尽,只能领兵退还。等到颍川等地的叛乱平息后,隗嚣也随即病死,他的儿子隗纯继位,一年后投降,陇地即告平定。

岑彭在平定蜀地时一路势如破竹。建武十一年,岑彭率军攻至距离成都只有几十里时遭刺客暗杀。建武十二年,大司马吴汉继续进兵成都,才最终平定了蜀地。

近义得寸进尺

反义心满意足

例句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词语得陇望蜀】  成语:得陇望蜀汉语词典:得陇望蜀

猜你喜欢

  • 鸿断鱼沉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形容书信断绝,音信全无。宋张孝祥《浪淘沙》词:“清兴满山阴,鸿断鱼沉,一书何啻值千金?”【词语鸿断鱼沉】  成语:鸿断鱼沉汉语大词典:鸿断鱼沉

  • 盐梅舟楫

    源见“盐梅和鼎”、“傅说霖”。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喻指辅佐的贤臣。元 柯丹丘《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并列 咸与酸调和,舟与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元·柯丹邱《荆钗记·春

  • 轻车熟道

    同“驾轻就熟”。续范亭《莫干山》诗:“轻车熟道寻秋去,偕友傍午发临安。”【词语轻车熟道】  成语:轻车熟道汉语大词典:轻车熟道

  • 木石心肠

    同“木人石心”。清 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偏正 比喻心肠像木头石块一样硬。形容冷酷无情,铁石心肠。语本《周书·文帝纪上》:“纵使木石为心,尤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 咫尺姿

    同“咫尺天颜”。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切愧寻常质,亲瞻咫尺姿。”【词语咫尺姿】   汉语大词典:咫尺姿

  • 恩同再生

    见“再造之恩”。刘流《烈火金刚》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的母亲。”【词语恩同再生】  成语:恩同再生汉语大词典:恩同再生

  • 琴奏悲调

    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人悲耳。急张者良材也,调下者官卑也。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应侯曰:‘

  • 识路

    同“识途”。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

  • 学医者人费

    宋.苏轼《张君宝墨堂记》:“予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原是谚语,劝勉人努力学习,学识不精深足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汉书.韩信传》作“多多益办”。后以“韩信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