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其意,不师其辞
师:效法,学习。意:指思想内容。 学习前人文章的立意,而不是模仿前人文章的辞句。语出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金.赵秉文《答李天英书》:“渊明、乐天、高士之诗也,吾师其意,不师其辞。”
师:效法,学习。意:指思想内容。 学习前人文章的立意,而不是模仿前人文章的辞句。语出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金.赵秉文《答李天英书》:“渊明、乐天、高士之诗也,吾师其意,不师其辞。”
源见“荆钗布裙”。自称去世的妻子。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此本留为亡荆扶柩之费,一俟得有乡音,偿我可也。”【词语亡荆】 汉语大词典:亡荆
尊:同“樽”,酒杯。 明明多情,但在别筵上凄然相对,却又像彼此无情似的。总觉得离别在即,装不出一副笑脸来。 形容人们惜别的伤感情绪。语出唐.杜牧《赠别二首》:“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
同“李揆第一”。元 滕宾《夺锦标.送李景山西使》词:“人物中朝第一,司马题桥,班生投笔。”
同“和玉悲”。唐刘得仁《送友人下第归觐》诗:“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汉书.周亚夫传》:“亚夫下车,礼而问之。(赵)涉曰:‘……且兵事上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天
源见“黄河千年一清”。指吉祥的征兆。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偏正 古人说,黄河水浊,一千年才澄清一次。《拾遗记·高辛》:“丹丘千年一烧,黄河~。”△用以比喻某
源见“杞人忧天”。喻多余的顾虑。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宋刘克庄《沁园春.和林卿韵》词:“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清黄遵宪《述怀》诗:“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词语忧天】 汉语大词典
《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
源见“公仪退食”。谓拒受贿赂。唐 周昙《郑相》诗:“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词语退鱼】 汉语大词典:退鱼
源见“五君咏”。谓歌颂高尚之士。清王士禛《为幼华题五子论文图》诗:“不是颜光禄,谁当咏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