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忧虑,担心。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 表示心安理得。语出《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又《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唐.韩愈《重答李翊书》:“生其急乎其所自立,而
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颜之仪(523-591年),字子升,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词赋。北周宣帝宇文赞时任御正中大夫,犯颜直谏。隋代周后,出任集州刺史。北周
同“曲突徙薪”。《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其他 火患未起,先将柴草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喻世明言》卷39:“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
源见“瓜田李下”。谓远避嫌疑。瓜李,瓜田李下。唐白居易《杂感》诗:“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源见“北山移文”。指隐士改节出仕,招致鄙嘲。周颙,字彦伦。唐李瀚《蒙求》:“稚珪蛙鸣,彦伦鹤怨。”
同“江淹笔”。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诗:“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诗.小雅.节南山》:“节比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郑玄笺:“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后以“具瞻”谓为众人所望。《三国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
同“素丝泪”。元卢亘《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诗之四:“幸无素丝悲,庶免穷途哭。”
《后汉书.王充传》:“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同异,证时俗嫌疑。”后汉学者、具有朴素唯物主
《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周都于镐京,周成王时,周公又建洛邑为东都。后世因以“作洛”指另建新都。《文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薛综注:“我,我高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