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嵇康羡王烈

嵇康羡王烈

源见“王烈髓”。指希冀得道成仙。宋苏轼《石芝》诗:“亦知洞府嘲轻脱,终胜嵇康王烈。”


【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王烈》:“王烈者字长休,邯郸人也,常服黄精及铅,年三百三十八岁,犹有少容,登山历险,行步如飞。……中散大夫谯国嵇叔夜,甚敬爱之,数数就学。共入山,游戏采药。后烈独之太行山中,忽闻山东崩,地殷殷如雷声。烈不知何等,往视之,乃见山破,石裂数百丈,两畔皆是青石。石中有一穴口,才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烈取泥试丸之,须臾成石,如投热蜡之状,随手坚凝,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烈合数丸,如桃大,用携少许归。乃与叔夜曰:‘吾得异物。’叔夜甚喜,取而视之,已成青石, 击之䃅䃅如铜声。”《晋书·嵇康传》:“ (嵇) 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

【今译】 魏时王烈字长休,常服食黄精、铅等药物,据说已三百余岁,但容貌仍很年轻,登山涉水,走路如飞。嵇康 (字叔夜) 十分敬慕他,多次跟他学道。两人共入山,游玩采药。后来王烈独自入太行山,听到轰然山崩,他急忙去看,见山裂开几百丈,两边都是青石。当中有一穴口,中间有青泥流出像骨髓一样,王烈取泥团团看,一会儿就变成石头,如同团热蜡似的,气味像粳米饭,吃起来也是米饭的味道。王烈团了几个桃大的丸子,带回给嵇康,说:“我得了奇物。”嵇康非常高兴,等取出看时,已变成青石。《晋书·嵇康传》又说: 王烈与嵇康共入山,王烈得到石髓像糖饴似的,自己服食了一半,留一半给嵇康,可是已经凝固为石了。又在石室中见到一卷仙书,呼唤嵇康一起去取,则已经不见。王烈叹息说:“叔夜有求仙得道的志向但没有机遇,这是命啊!”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道家服食,求仙得道; 或指无缘得道; 也用以借指朋友间交往馈赠。

【典形】逢石髓、嵇康羡王烈、留石髓、青泥、石髓、王烈髓、握石髓、于仙绝缘、无道骨、山中石髓、石髓香。

【示例】

〔逢石髓〕 唐·骆宾王《秋日仙游观赠道士》:“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嵇康羡王烈〕 宋·苏轼《石芝》:“亦知洞府嘲轻脱,终胜嵇康羡王烈。”

〔留石髓〕 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倘容逸少问金堂,记与嵇康留石髓。”

〔青泥〕 北周·庾信《奉和赵王游仙》:“白石香新芋,青泥美熟芝。”

〔石髓〕 唐·陈子昂《酬田逸人见寻不遇》:“石髓空盈握,金经闭不开。”

〔王烈髓〕 明·袁宏道《代青溪道士见招》:“朝浸用里芝,暮烹王烈髓。”

〔握石髓〕 南朝梁·沈约《游沈道士馆》:“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于仙绝缘〕 清·黄景仁 《夜起》:“君平与世原交弃,叔夜于仙已绝缘。”


猜你喜欢

  • 秦晋之盟

    同“秦晋之好”。《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 晋之盟,则唯命是听。”【词语秦晋之盟】  成语:秦晋之盟汉语大词典:秦晋之盟

  • 韩嫣金丸

    《西京杂记》卷四:“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后以“韩嫣金丸”喻指富贵子弟挥金如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

  • 平原客

    《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贤,喜养宾客,据说多至数千人。后用为泛指依附于权贵的人。唐.王维《济上四贤咏》其二《成文

  • 猪肝累贤守

    同“猪肝多累”。清吴雯《广陵逢李阆仙刺史》诗:“难将菜把乞园官,敢望猪肝累贤守?”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三不朽

    太上:最上,最高。 最高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这就叫做“三不朽”。 表示古人极端重视立德、立功和立言。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 玉盘盛手

    《燕丹子》卷下:“太子置酒华阳之台。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曰:‘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盘奉之。”相传,燕丹子惧秦之时,得遇荆轲。他觉得荆轲智勇过人,遂以

  • 帨缡

    《仪礼.士昏礼》:“母施矜结帨。”东汉.郑玄注:“帨,佩巾。”《诗经.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汉.毛氏传:“缡,妇人之袆也。母戒女施矜结帨。”东汉.郑玄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理:情理。 事情有必然发展到这一步的原因,情理有必定如此的根源。 意谓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其必然的因素而绝非偶然。语出《战国策.齐策四》:“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

  • 子野之聪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认为,即使有离娄明亮的目力,有公输子那样灵巧的技术,如

  • 莫逆交

    同“莫逆之交”。《北史.柳弘传》:“〔柳弘〕与弘农杨素为莫逆交。”【词语莫逆交】  成语:莫逆交汉语大词典:莫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