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樗栎”。腐朽的樗木。喻无用之人。常用为自谦之词。明张四维《双烈记.策封》:“不意朝庭垂念老臣,复有封爵,樗朽何当,不免再整冠裳。”【词语樗朽】 汉语大词典:樗朽
源见“木人石心”。指不为声色威势所动的人。宋苏轼《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进学解》(卷一二):“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勤于精,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原是韩愈在太学教导学生之辞,后因以表示只有勤奋才能使学业精深或事业精进。主谓
同“绵上隐”。清顾炎武《赠程工部先贞》诗:“绵上耕山日,青门灌圃时。”
源见“焦尾琴”。比喻物有残缺。清查慎行《断砚歌寄和姜西溟》:“唾壶口缺琴尾焦,笑此依然配清供。”
源见“羹墙见尧”。表示对已故帝王的仰慕追念。宋王安石《英宗皇帝挽词》:“夏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
同“元凯贵”。唐张说《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诸留守之作》诗:“野失巢由性,朝非元凯才。”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后因以“生三之气”指天地阴阳。前蜀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散淳一之根,潜分步骤;鼓生三之气,以制寰瀛。”
源见“龙山会”。指重九登高雅集欢宴之事。宋陈亮《醉花阴.重九》词:“好景属清游,玉友黄花,谩续龙山事。”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后以“敏行”谓勉力修身。《汉书.东方朔传》:“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词语敏行】 汉语大词典: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