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家至户晓

家至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谓人人皆知。亦作“家谕户晓”、“家喻户晓”。出自唐文宗之语。唐文宗,名李昂(809-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大和元年(827年)在宦官王守澄等人支持下即皇帝位。他曾重用李训、郑注等人,希望能铲除宦官,整理朝政。但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由李训、郑注发动的旨在清除宦官的“甘露之变”失败,宦官反倒乘机大杀朝官。御史中丞、皇族李孝本亦被诛杀,其女被没入掖庭(皇宫中妃嫔所居的地方)。左拾遗魏暮(mó磨)就此事上疏进谏。文宗遂下诏褒扬魏謩。诏书中提到,将孝本之女收之掖庭,是以备洒扫之事,并非征为声妓,但事情处于疑似之间,不可能使得家家户户都知道,并认为魏謩的谏书,有贞观年间指事直言、不避忌讳的遗风,应该虚怀采纳,因而立即把孝本之女送出了掖庭。同时,还任命魏謩为右补阙。

【出典】:

旧唐书》卷176《魏謩传》4568页:“诏曰:‘昔乃先祖贞观中谏书十上,指事直言,无所避讳。每览国史,未尝不沉吟伸卷,嘉尚久之。尔为拾遗,其风不坠,屡献章疏,必道其所以。至于备洒扫于诸王,非自广其声妓也;恤髫(tiáo迢)龀(chèn衬)之宗女,固无嫌于征取也。虽然,疑似之间,不可家至而户晓。尔能词旨深切,是博我之意多也。噫!人能匪躬謇谔,似其先祖,吾岂不能虚怀延纳,仰希贞观之理欤!’”

【例句】:

宋·欧阳修《乞出第三札子》:“臣所谓辨诬谤、全名节者,为中外之人不可家至户晓者耳。” 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喻户晓。” 佚名《宣和画谱·叙论》:“昔者帝王坐法宫,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万里朝令夕行,岂家至户晓也者?以吾有庆赏刑威之柄以驭之而已。” 清·李汝珍《镜花缘》81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户晓,知他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旨由无心而传。”


并列 到每家每户去宣讲,让人人都明白。宋·文天祥《与广东曹提刑》:“近者妄意预行晓揭;使~,人人知所避就。”△多用于写深入宣传方面。


【词语家至户晓】  成语:家至户晓汉语词典:家至户晓

猜你喜欢

  • 东阁诗兴

    源见“东阁官梅”。指赏梅赋诗的雅兴。宋张炎《一枝春.为陆浩斋赋梅》词:“东阁漫撩诗兴。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

  • 郊居赋

    南朝梁文学家沈约所撰,后世常以此典称美文士有文名。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仕宋、齐、梁三代。协助梁武帝建立政权,被任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出典

  • 覆盎

    同“覆酱瓿”。《梁书.文学传下》:“扬生沉郁,且犹覆盎;惠子五车,弥多踳驳。”【词语覆盎】   汉语大词典:覆盎

  • 暮夜无金

    源见“四知金”。谓为官廉洁。清钱谦益《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谥忠烈杨公墓志铭》:“暮夜无金,夕阳有亭。”

  • 剑牛

    源见“卖剑买牛”。谓卖剑买牛,弥乱重农。清赵翼《奉命出守镇安归省途次纪恩感遇之作》诗:“剧郡剑牛觇吏绩,传家琴鹤本官箴。”

  • 鲍叔怜我

    源见“管鲍交”。指知心好友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唐元稹《寄乐天》诗之一:“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

  • 生处不如聚处

    谓货物的价值,出产的地方不如聚散的地方高。清翟灏《通俗编.货财》引《管子》:“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

  • 孟笋抽冬

    同“孟宗泣笋”。明徐渭《杖复竹为孀妇赋》诗:“一从孟笋抽冬后,再见雷州挂纸还。”

  • 钗燕

    源见“玉燕钗”。对钗的美称。清赵执信《绝句》之八:“绿云撩绕惹生衣,钗燕参差拂镜飞。”【词语钗燕】   汉语大词典:钗燕

  • 俯拾仰取

    同“仰取俯拾”。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土无寸旷,人无晷暇,俯拾仰取;宾祭有经,猪鸡肥硕,蔬果怒生。”并列 低头捡地上东西,抬头取上边东西。比喻凡事都有所收获。《史记·货殖列传》:“家自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