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比喻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韩非子主张,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不断变化。为了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道理,他举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说,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间耕作时,见一个兔子撞死在树桩子上。他不费气力,拣走了这只死兔子。从此,他丢下农活不干,天天守在那棵树桩子旁边,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再没有拣到,而这个农夫却成了宋国人口中的笑料。

【出典】: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例句】:

东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连动 株,树桩。比喻不作努力,而坐等成功的侥幸心理。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语本《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陆星儿《灰楼里的童话》:“他像个~的猎人。”△贬义。多用于描写心理。→刻舟求剑 抱令守律 墨守成规 胶柱鼓瑟 ↔随机应变 相机行事 通权达变。也作“待兔守株”。


【典源】《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 (lěi)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今译】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地里干活,忽然一只兔子飞奔而来,撞在地里的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毫不费力地拣到死兔。于是,他就放下农具,守候在树桩旁,希望再拣到撞死的兔子,可是再也没有拣到,自己却被宋人耻笑。现在要以先世的旧法来管理当代的世事,就像守株待兔一样迂腐可笑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墨守陈规,僵化而不知变通; 也形容坐以待成,希图不劳而获。

【典形】 待兔、困株木、守兔、守株、伺兔、宋株、兔守、兔守株、株守、伺投兔。

【示例】

〔待兔〕 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儿辈守株犹待兔,何人歧路哭亡羊?”

〔困株木〕 清·王士禛《送浦潜夫》:“君亦困株木,周道多蒺藜。”

〔守兔〕 清·顾炎武 《答徐甥乾学》:“守兔江湄迟夜月,饮牛涧底触秋声。”

〔守株〕 唐·罗隐《答宗人衮》:“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伺兔〕 清·吴檠《咏怀》:“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

〔宋株〕唐·杜牧《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兔守〕 清·黄鷟来《壬午冬日归自娄水》:“行藏犹兔守,卷帙笑萤干。”

〔兔守株〕 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株守〕 清·程先贞《王北山约过闲园看花》:“裴徊忾我叹,拳缩悲株守。”


【词语守株待兔】  成语:守株待兔汉语词典:守株待兔

猜你喜欢

  • 鸡坊拍衮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之。”(《太平广记》四八五)鸡坊,即养鸡场

  • 耻与哙伍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舞阳侯樊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后以“耻与哙伍”指不愿与

  • 故人惠麦

    源见“范氏麦舟”。喻指老友馈赠。元丁鹤年《上明州太守茶子俊》诗:“高士束刍思致奠,故人惠麦久维舟。”

  • 东周梦

    同“东鲁梦周”。清顾炎武《酬程工部先员》诗:“西蜀《玄》方草,东周梦未衰。”

  •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房屋漏水,更碰上连夜大雨;船已开迟,又遇到顶头逆风。 表示祸不单行。语出明.高则诚《琵琶记.代尝汤药》:“难捱怎避,灾祸重重至。最苦婆婆死矣,公公病,又将危。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明.徐

  • 千里驾

    同“千里命驾”。唐房琯《题汉州西湖》诗:“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元黄溍《次韵答子践》:“平生千里驾,还往得辞频。”

  • 舞斑衣

    同“舞衣斑”。宋秦观《念奴娇》词:“乱舞斑衣,齐倾寿酒,满座笙歌咽。”【词语舞斑衣】   汉语大词典:舞斑衣

  • 百城自拥

    同“百城书拥”。清蒲松龄《唐太史命作生志》:“百城自拥,怜丛菊之留人;三字未居,喜幽兰之在谷。”

  • 毡下作书

    参见:覆毡草书

  • 前跋后疐

    同“跋胡疐尾”。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虽有俞 扁之术,将要所施?”【词语前跋后疐】  成语:前跋后疐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