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比喻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韩非子主张,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不断变化。为了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道理,他举了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说,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间耕作时,见一个兔子撞死在树桩子上。他不费气力,拣走了这只死兔子。从此,他丢下农活不干,天天守在那棵树桩子旁边,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兔子再没有拣到,而这个农夫却成了宋国人口中的笑料。

【出典】: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例句】:

东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连动 株,树桩。比喻不作努力,而坐等成功的侥幸心理。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语本《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陆星儿《灰楼里的童话》:“他像个~的猎人。”△贬义。多用于描写心理。→刻舟求剑 抱令守律 墨守成规 胶柱鼓瑟 ↔随机应变 相机行事 通权达变。也作“待兔守株”。


【典源】《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 (lěi)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今译】 宋国有个农民正在地里干活,忽然一只兔子飞奔而来,撞在地里的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毫不费力地拣到死兔。于是,他就放下农具,守候在树桩旁,希望再拣到撞死的兔子,可是再也没有拣到,自己却被宋人耻笑。现在要以先世的旧法来管理当代的世事,就像守株待兔一样迂腐可笑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墨守陈规,僵化而不知变通; 也形容坐以待成,希图不劳而获。

【典形】 待兔、困株木、守兔、守株、伺兔、宋株、兔守、兔守株、株守、伺投兔。

【示例】

〔待兔〕 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儿辈守株犹待兔,何人歧路哭亡羊?”

〔困株木〕 清·王士禛《送浦潜夫》:“君亦困株木,周道多蒺藜。”

〔守兔〕 清·顾炎武 《答徐甥乾学》:“守兔江湄迟夜月,饮牛涧底触秋声。”

〔守株〕 唐·罗隐《答宗人衮》:“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伺兔〕 清·吴檠《咏怀》:“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

〔宋株〕唐·杜牧《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兔守〕 清·黄鷟来《壬午冬日归自娄水》:“行藏犹兔守,卷帙笑萤干。”

〔兔守株〕 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株守〕 清·程先贞《王北山约过闲园看花》:“裴徊忾我叹,拳缩悲株守。”


【词语守株待兔】  成语:守株待兔汉语词典:守株待兔

猜你喜欢

  • 鼎纶

    源见“纶綍”。指皇帝诏令。明陈汝元《金莲记.昼锦》:“鼎纶仙吏,谱梨园吐玺丝。”【词语鼎纶】   汉语大词典:鼎纶

  • 淮南方

    《艺文类聚》卷七八引《列仙传》:“汉淮南王刘安,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诣王,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淮南王刘安迷信神仙黄白之事,后遂以“淮南方”为虚幻不实,荒诞

  • 天马歌

    参见:蒲梢骑

  • 白首空归

    《后汉书.献帝纪》:“诏曰: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今耆儒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愍焉。”“白首空归”谓头已白,年已老,然而学问

  • 敷妙

    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寅亮大宝,敷纶妙秘。”后以“敷妙”称草拟诏书。唐骆宾王《畴昔篇》:“果乘骢马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诏……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词语敷妙】   汉语大词典:

  • 束桂

    源见“食玉炊桂”。形容柴薪缺少,生活艰难。明 范受益 王錂《寻亲记.剖面》:“贫穷辈,太无知。买柴如束桂,有朝餐,没夜食。”【词语束桂】   汉语大词典:束桂

  • 画地作狱

    同“画地为牢”。汉 刘向《说苑.贵德》:“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引作“画地为狱”。见“画地为狱”。汉·刘向《说苑·贵德》:“

  • 将闾仰天

    《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於宫内,议其罪独后。二世使使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

  • 裘葛

    《公羊传.桓公八年》:“〔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何休注:“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后因用“裘葛”为寒暑时序变迁。元柳贯《睡馀偶题》诗之三:“简书方厉禁

  • 画地成沼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嘘吸为寒暑,喷嗽为雨雾。”传说汉代有方士有“画地成江河”等神术。后遂以“画地成沼”作为咏喻方士法术的典故。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