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淳辞散骑
《南史.隐逸上.孔淳之传》:“孔淳之字彦深,鲁人也。……性好山水,每有所游,必穷其幽峻,或旬日忘归。……元嘉初,复征为散骑侍郎,乃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在。”
南朝.宋.孔淳之,字彦深,性乐山水,不愿出仕为官。元嘉初,朝廷征聘他为散骑常侍,他逃避出家,不知去向。后用为咏隐遁不仕之典。
唐.王绩《赠李徵君大寿》诗:“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南史.隐逸上.孔淳之传》:“孔淳之字彦深,鲁人也。……性好山水,每有所游,必穷其幽峻,或旬日忘归。……元嘉初,复征为散骑侍郎,乃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在。”
南朝.宋.孔淳之,字彦深,性乐山水,不愿出仕为官。元嘉初,朝廷征聘他为散骑常侍,他逃避出家,不知去向。后用为咏隐遁不仕之典。
唐.王绩《赠李徵君大寿》诗:“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李善注:“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词语金风】 汉语大词典:金风
《晋书.束皙传》:“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太康中,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皙诚感,为作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畴之?报束长生。’”畴,通酬
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碎首:头颅粉碎;糜躯;身躯糜泥。意谓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此多系旧时臣下报效君主时所用之语,表
庶:众多。绩:事功。咸:皆。熙:兴。 众多事业都兴办起来。 表示政绩显著。语出《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成熙。”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入管机密,朝政以治;出临朔岱,庶绩咸熙。”《后汉书
源见“毛义捧檄”。指为获俸孝养双亲而喜。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粤闽王门学案》:“是故捧檄而喜,喜可见也,孝不可见也。”
源见“相门洒扫”。指求谒权贵的人。唐刘禹锡《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诗:“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
源见“卞庄子刺虎”、“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清魏源《圣武记》卷六:“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而知刺虎持鹬,功在乘时,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并列 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同“仲宣怀土”。宋李清照《鹧鸪天》词:“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后因以“枉错”指举直错枉,任贤去佞。晋潘岳《关中》诗之一:“於皇时晋,受命既固。三祖在天,圣皇绍祚。德博化光,刑简枉错。”【词语枉错】
同“贺家湖”。宋刘克庄《念奴娇.七月望夕观月》词:“董相林荒,贺公湖在,俯仰成陈迹。”【词语贺公湖】 汉语大词典:贺公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