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外宽内忌

外宽内忌

宽:宽厚。忌:忌恨,猜忌。外表宽厚,内心忌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都许昌。袁绍对此极为不满,致书谩骂、攻击曹操。曹操大怒,以致举止失去常态,以信示荀彧说:“我想讨伐此不义之人,而又力不能敌,有什么办法呢?”荀彧分析说:“观古来成败之人,如果没有才能,力量即使强大,也会逐渐衰弱,刘邦、项羽之存亡,足以为证。袁绍为人外表宽厚而内心忌恨,任用别人却又心怀疑惧。您为人明达不拘,使人尽其才,因此一定会打败他。”

【出典】: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卷10第313页:“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例句】:

三国志·杨戏传》:“戏素不服姜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


并列 表面宽厚,内心妒恨。《三国志·蜀书·杨戏传》:“维~,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贬义。多用于描写对人的态度。↔外忌内宽


【词语外宽内忌】  成语:外宽内忌汉语词典:外宽内忌

猜你喜欢

  • 孟嘉才

    源见“孟嘉落帽”。指敏捷卓越的文才。唐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诗:“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炫石为玉

    见“衔玉贾石”。宋·程颢《论王霸札子》:“苟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炫石以为玉也。”【词语炫石为玉】  成语:炫石为玉汉语大词典:炫石为玉

  • 北海醪

    同“北海尊”。金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屡下陈蕃榻,谁空北海醪?”

  • 千孔百疮

    见“百孔千疮”。

  • 爱树

    同“爱棠”。唐张次宗《请立前节度使李德裕德政碑文状》:“虽黄霸入用,宠方盛于登贤;而邓侯不留,情犹深于爱树。”【词语爱树】   汉语大词典:爱树

  • 远志与小草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桓温)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晋郝隆字

  • 砺戈

    磨砺兵器。比喻作好战争的准备。《旧唐书.刘仁轨传》:“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战而有胜,士卒自安。”

  • 衡阳雁归

    唐.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卷下之上:“《山海经》云: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旧说,鸿雁南翔不过衡山(注:衡山为地名,三国时吴置衡阳县)。今衡山之旁,有峰曰回雁,盖南地极燠,人罕识雪者,故雁

  • 蛮争触战

    同“蛮触交争”。宋葛郯《满江红.和吕居仁酬芮国瑞提刑》词:“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词语蛮争触战】   汉语大词典:蛮争触战

  • 歌牛下

    源见“宁戚饭牛”。形容寒士悲歌以求世用。唐高適《苦雪》诗之四:“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