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声泪俱下

声泪俱下

一边说,一边哭。形容非常悲痛。王彬,字世儒,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从弟。西晋末,中原大乱,随其兄王廙渡江南下,以司马睿荐为典兵参军,不久升为前将军。苏峻之乱平后,迁尚书右仆射,赐爵关内侯,卒于官,年五十九。他为人刚直正派,虽身居显位,常布衣蔬食。公元322年,其从兄王敦起兵反对朝廷,朝廷派他去见王敦,正赶上他的好朋友周遇害,王彬先去哭祭了一番,然后才见王敦,容颜悲戚。王敦很不高兴,问其所以。答道:“去哭祭伯仁(周的字),现在还没平静下来。”王敦大怒,说周是自致刑戮,王彬不该如此表情见他。王彬反驳道:“周是一个长者,又是你的亲友,并非你的敌人,无故被你杀害,所以为之悲伤惋惜。”王彬越说越愤怒,陡然加大声音,责备他说:“你违犯众意,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灾难将殃及门户。”语气言辞慷慨激昂,边说边哭。

【出典】:

晋书》卷76《王彬传》2005页:“从兄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遇害,彬素与善,先往哭,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例句】:

旧唐书·哥舒翰传》:“上起入禁中,翰叩头随之而前,言词慷慨,声泪俱下。” 清·赵翼《瓯北诗话·八·元遗山诗二》:“此等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低回不能置。”


主谓 声,说。俱,全、都。边诉说,边哭泣。形容十分哀痛悲切。语出《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言辞慷慨,声泪俱下。”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日本战犯们不少~的表示反对美帝的原子能垄断,并感激我国人民政府之宽大政策。”△贬义。用于形容悲恸心情。→泣不成声 泪如雨下 ↔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也作“声泪俱发”。


【词语声泪俱下】  成语:声泪俱下汉语词典:声泪俱下

猜你喜欢

  • 媚寝

    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孙亮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于月下清夜舒之。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如无隔,惟香气不通于外,为四人合四气香

  • 偷合取容

    见“偷合苟容”。《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以至圽身。”【词语偷合取容】  成语:偷合取容汉语大词典:偷合取容

  • 敷粉何郎

    参见:面如敷粉

  • 木石心肠

    同“木人石心”。清 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偏正 比喻心肠像木头石块一样硬。形容冷酷无情,铁石心肠。语本《周书·文帝纪上》:“纵使木石为心,尤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 邵平圃

    同“邵平田”。元许有孚《摸鱼子》词:“有双桧亭台,万荷池沼,安我邵平圃。”【词语邵平圃】   汉语大词典:邵平圃

  • 飞蛾投烛

    见“飞蛾赴火”。南唐·谭峭《化书·三·飞蛾》:“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

  • 吹箫仙子

    源见“乘鸾”。指佳偶。宋曾觌《水龙吟》词:“吹箫仙子,骖鸾归路,一襟清兴。”

  • 啮被

    《南史.乐颐之传》:“乐颐之(《南齐书》作‘乐颐’)字文德,南阳湼阳人也,世居南郡,少而言行和谨,仕为京府参军。父在郢病亡,颐之忽悲恋涕泣,因请假还,中路果得父凶问,便徒跣号咷,出陶家后渚,遇商人附载

  • 马融羌管

    同“马融笛”。宋无名氏《定风波》词:“凭仗高楼频祝付,说与马融羌管且停吹。”

  • 荆花烂熳

    源见“田家荆合”。形容兄弟并茂。前蜀贯休《杜侯行》:“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烂熳开仙圃。我闻大中 咸通真令主,相惟大杜兼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