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垣翰

垣翰

源见“藩垣”。比喻屏障辅翼。唐白居易《除某官王某魏博节度使制》:“为我垣翰,永孚于休。”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方镇乃国之垣翰,禁卫实予之爪牙。”亦借指卫国的重臣。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失守》:“御侮握兵权,卫国居垣翰。”


【词语垣翰】   汉语词典:垣翰

猜你喜欢

  • 勿忘在莒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桓公(齐桓公,即齐公子小白,春秋时五霸之一)与管仲、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宁戚(宁或作‘寗’,见‘宁戚饭牛’)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

  • 盖酱

    同“覆酱瓿”。唐颜真卿《文殊帖》:“近作一《文殊师利菩萨碑》,但欲发扬主上圣意,盖不近文律耳。今奉呈,充盖酱之用,可乎?”【词语盖酱】   汉语大词典:盖酱

  • 南山捷径

    同“终南捷径”。宋范成大《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教授》诗:“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

    廊庙:殿下屋和太庙。旧时指代朝廷。 建筑廊庙的木材,并非一棵大树的枝干。 比喻建国大业,须得众人之力。语出《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汉书.娄敬、叔孙

  •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古书名。其书早已失传。 形容人博览群书。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易宗夔《新世说.赏

  • 负剑之训

    《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孔颖达疏:“负剑辟咡诏之者,岂但在行须教正,在抱时亦令习也。负,谓致儿背上也;剑谓挟于胁下,如带剑也;辟,倾也;咡,口旁也;诏,告也。”后因以“负剑之训”谓对孩子从

  • 绛帐恩

    源见“绛帐”。谓师恩。唐李商隐《过故崔兖梅宅与崔明秀才话旧》诗:“绛帐恩如昨,乌衣事莫寻。”

  • 虽令不从

    虽有命令,别人也不遵从。 表示领导人物不能以身作则,群众就不听从他。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晋.葛洪《抱朴子.酒诫》:“又临民者虽设其法,而不能自断斯

  • 金华羊

    源见“叱石为羊”。指传说中仙道叱石而起的羊群。明 胡益《游白水宫》诗:“运行紫河车,叱起金华羊。”

  • 敧器之侑

    《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敧器(古代庙堂上设置的一种倾斜易覆的盛酒或水的器皿)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宥,同“右”,一说同侑;宥坐,即置于座右)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