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后因以“叹蜡”指感慨时间流逝,理想不能实现。清黄遵宪《支离》诗:“技悔屠龙拙
《新唐书.裴度传》:“时阉竖擅威,天子拥虚器,搢绅道丧;度不复有经济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沼池林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
大道被废弃,才提倡仁义。 古代道家认为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自然没有提倡的必要。提倡仁义,是病态社会中的反常现象。语出《老子》一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晋书.隐逸传.范粲附子乔
意谓旅行之客喝了饯别之酒上路,一觉醒来,在船上见到的只是岸柳、晓风、残月而已。 形容旅途的凄清况味和旅人的寂寞情怀。语出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源见“龙伯钓鳌”。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形容海上岛屿。宋沈遘《次韵和孙少述润州望海楼》:“北固峨峨铁瓮完,京口浩浩海门连。鹏抟羊角来天外,鳌戴方壶献几前。”
源见“青蝇报赦”。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议赦蝇栖笔,邀歌蚁泛醪。”【词语蝇栖笔】 汉语大词典:蝇栖笔
《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
源见“吹毛求疵”。谓刻意挑剔毛病。宋苏辙《李谏议谢二府启》:“虽循省之无瑕,顾吹求之已密。”《明史.李士柔传》:“诰敕用宝,岁有常期,未有十年后用宝进呈,吹求当制者也。”亦用为审察的谦词。清王鹏运《彊
讷:语言迟钝。 最有辩才的人,表面上看,好像不善言辞。语出《老子》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司仓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主谓 善辩之
同“作霖雨”。宋范仲淹《稼穑为宝赋》:“或剖巨蚌以劳心,攻他山而竭力,在寒暑则非民之服,在饥馑则非民之食,徒闻贾祸之辱,莫见作甘之德。”【词语作甘】 汉语大词典:作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