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国家陷于混乱,才有所谓忠臣。 表示只有在危难之中才能显示人的忠贞之节。语出《老子》一八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隋书.诚节传.论》:“须陁、善会有温序之风.子翊、松贇蹈解扬之烈。国家昏乱有忠臣,诚哉斯言也!”


主谓 国家昏乱之时,始见于忠臣出现,喻国家昏乱乃见忠臣。《老子》18章:“六亲不和有孝慈,~。”△褒义。用于描写忠贞。


猜你喜欢

  • 内相

    《新唐书.陆贽传》:“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尚以辈行呼而不名。在奉天,朝夕进见,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翰林学士本不应参与政事,但陆贽得宠常得参与,故后称翰林学士为内

  • 茧大如瓮

    汉刘向《列仙传.园客》:“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于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

  • 碎身粉骨

    身体粉碎。指死亡。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誓愿不为(违)于说者,碎身粉骨效驱驰。”宋 秦观《满庭芳.咏茶》词:“北苑研膏,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 解佩

    《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词。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云其曾见到洛神,并“解玉佩”向她表示爱慕之情。

  • 忆牵黄犬

    同“叹黄犬”。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 揶揄山鬼

    同“揶揄黠鬼”。清 杨潮观《快活山樵歌九转》:“也不见揶揄山鬼路逢迎,也不见禹王的神鼎。”【词语揶揄山鬼】   汉语大词典:揶揄山鬼

  • 幕下莲

    同“幕府莲花”。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冉弱营中柳,披敷幕下莲。倘能容委质,非敢望比肩。”

  • 漏壁书

    宋.姜夔《续书谱》:“草书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此皆后人之论。……屋漏痕者,欲其横直匀而藏锋。”漏壁书,概似屋漏之痕,因以为名。其笔法横竖均匀而藏锋。后以“漏痕”、“壁坼”等皆用

  • 折桂枝

    同“折桂”。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将你那偷香手,准备着折桂枝。”【词语折桂枝】   汉语大词典:折桂枝

  • 君子终日乾乾

    乾乾:自强不息。 君子整天坚强振作。 常用以勉人振奋不懈。语出《易.乾.文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