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哭阴山

哭阴山

汉元帝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把后宫美女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单于很高兴,上书说:“我保证东起上谷(今河北怀来),西止敦煌(今属甘肃),这漫长的边境地区的长久安定。请撤回汉朝守边的将士,让天下人享有永久的太平。”郎中侯应熟悉边塞情况,他认为撤兵之议不可实行。因阴山地区是战略要地,不可轻易放弃。当年汉武帝出兵夺取了这重要地带,屯兵驻守,加强边防,才使北方边疆得以安全。而此地也是匈奴极其重视的苑囿,在他们失掉阴山地区后,路过此地时没有不伤心痛哭的。“哭阴山”原指匈奴失去了战略要地阴山地区而万分悲痛,后用作咏边塞战争及御敌获胜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03页:“竟宁元年(前33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汉宣帝年号,前49年)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

【例句】:

唐·李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唐·武元衡《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猜你喜欢

  • 哀痛诏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上(汉武帝)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清遣卒田轮台……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又《西域传赞

  • 珊瑚击碎

    源见“石崇斗奢”。形容骄奢挥霍。宋杨亿《公子》诗:“珊瑚击碎牛心熟,香枣兰芳客自迷。”【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三引晋·裴启 《语林》 曰:“石崇与王恺争豪,晋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以珊瑚高二尺许

  • 探囊取物

    探:伸手去拿。囊:口袋。伸手到袋中取物。比喻事情极易办到。出自五代人李谷之语。李谷,生平不详。史载他与韩熙载是好朋友。后唐明宗时,韩熙载南奔吴越,谷送他至正阳。临别时熙载说:“吴越如能用我当宰相,一定

  • 花甲子

    唐赵牧《对酒》诗:“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古代朋友聚饮行令或记数用酒筹。酒筹品类很多,其一是写有天干或地支的筹子,用以依次错综搭配,称“花甲子”。因其不重复错综的最高数为六十,故亦以借称人

  • 印佩黄金斗

    同“臂悬金斗”。宋方岳《满江红.九日冶城楼》词:“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

  •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尔:语助词。于:往。茅:茅草,此处用作动词,是取茅之意。宵:夜晚。索:绞,搓。綯( ㄊㄠˊ táo ):绳索。 白天去割茅草,夜晚绞成绳索。 形容农家劳作。语出《诗.豳风.七月》:“我稼既同,上

  • 老子婆娑

    老子:男子的自称。婆娑:放逸不羁的样子,后则泛指自夸襟怀豪放。陶侃(事迹见前“竹头木屑”条)晚年坐镇荆州,功成名就,屡次上书要求解除自己职务,将官属吏总是苦苦挽留。后因病情加剧,离职返回长沙,将军资器

  • 妇姑勃谿

    《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妇姑,媳妇与婆婆;勃谿,家庭中争吵。后用为内部斗争的典故。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

  • 作壁上观

    壁:营垒。此典指楚军奋战秦军时,各诸侯军的将领都在军营壁垒上观看成败,不参加战斗。后以此典比喻坐观成败,置身于事外。秦末,秦军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北),项羽率楚军北上救赵,与秦军大战于巨鹿城

  • 陈平席

    源见“长者辙”。形容贤士贫寒。清孙枝蔚《赠周建西》诗:“京口周生家四壁,门前只有陈平席。”【词语陈平席】   汉语大词典:陈平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