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周公祓禊

周公祓禊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

祓,是古代除凶去垢的一种仪式,岁首在宗庙社坛举行,三月初则在水边举行。仪式之后,并有宴饮洗浴之事。禊,指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晋则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澡,清去宿垢,祓除不祥。祓禊合称。即指三月上巳(或三月三日),官民到水滨去洗浴、宴饮,以求消灭禳祸的一种活动。后又仿行,在此活动中,又在曲水上流放置酒杯,使之随波而下,杯流止谁面前,此人即取而饮之。这种游戏称为“流觞曲水”,是为祓禊事的一种活动内容。上述周公事是流觞,亦可概指为祓禊。后因用为吉祥之典。

宋.辛弃疾《鹧鸪天.寿吴子似县尉,时摄事城中》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


猜你喜欢

  • 郤诜第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第。唐岑参《送蒲秀擢第归蜀》诗:“新登郤诜第,更着老莱衣。”【词语郤诜第】   汉语大词典:郤诜第

  • 廉度

    源见“歌五袴”。指廉叔度。借指政绩卓著的地方官。唐于鹄《醉后寄山中友人》诗:“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词语廉度】   汉语大词典:廉度

  • 顾氏传神

    《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晋.顾恺之是中国名画家之一,他善于用传神的画技来绘画。后遂用为咏美画家之典。唐.李

  • 触虿尾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晋.杜预注:“谓子产重赋,毒害百姓。”春秋时,郑国人毁谤大夫子产,说他象是蠍子尾有毒,残害老百姓。后遂

  • 吴坂

    源见“骥伏盐车”。指受困厄的地方。南朝 宋何承天《拟君马黄》诗:“不怨吴坂峻,但恨伯乐稀。”【词语吴坂】   汉语大词典:吴坂

  •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之泽(德业,恩泽),五世而斩(断绝);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私,窃自;淑,善,此指承继修养)诸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流传的德业,大约可

  • 遗簪堕珥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叁(三)。”后以“遗簪堕珥”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唐虞世南《门

  • 舞石

    源见“石燕”。指石燕飞舞,形容雨下不绝。唐杜甫《雨不绝》诗:“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 三宿念

    同“三宿恋”。宋岳珂《至鄂期年以饷事不给于时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作纪事十解呈旧幕诸公》诗之六:“桑下勿兴三宿念,古人不食武昌鱼。”

  • 中听

    《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孔传:“民之所以治,由典狱之无不以中正听狱之两辞。”后以指治狱得当。《晏子春秋.问下七》:“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词语中听】   汉语大词典: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