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梯之言

去梯之言

用以比喻发自肺腑之言,或机密重要的计策、谋划。刘表有两个儿子,因听信后妻之言,喜爱少子刘琮,厌恶长子刘琦。刘琦为此忐忑不安。适值刘备、诸葛亮寓居新野,刘琦问安身之计于诸葛亮,屡遭拒绝。于是便带他一起游赏后园,登上高楼,派人把楼梯抽去,对诸葛亮说:“今天我们在此楼上,上不挨着天,下不挨着地,话从你的口中说出来,进到我的耳朵里,这样总可以说了吧。”诸葛亮开导他说:“你不明白春秋时晋国太子申生在国内被杀,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反而很安全吗?”刘琦听了终于悟出其意,于是暗中策划如何外出领兵,后出任江夏太守。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4页:“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例句】:

宋书·蔡兴宗传》:“仆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宜详其祸福。” 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偏正 上楼后拿掉楼梯说话。形容极为机密的话。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言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词语去梯之言】  成语:去梯之言汉语词典:去梯之言

猜你喜欢

  • 谢女雪诗

    源见“咏絮”。指才思高妙敏捷的吟咏诗篇。宋欧阳修《渔家傲》词:“谢女雪诗真绝唱。无比况,长堤柳絮飞来往。”

  • 磨蚁

    《晋书.天文志上》:“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后以“磨蚁”喻指日月在天体中的运行。宋邵雍《皇极经世一元吟》:“

  • 秋茶密网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荼,茅、芦上的白花,至秋繁茂。凝脂看不到任何孔隙,极为细腻,用以形容网的细密。后用“秋荼密网”比喻刑法繁多而苛细。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

  • 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等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所创造的一种五言诗体。永明:南朝齐武帝萧賾( ㄗㄜˊ zé 泽)年号(483-493)。《南史.陆厥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

  • 祭遵布被

    《后汉书.祭遵传》:“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建武二年春,拜征虏将军,封颍阳侯。……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绔、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祭遵为东汉名将

  • 倪座

    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七:“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牀若地,皆名师子座。”《释氏要览.说听》引《治禅经后序》:“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因佛称

  • 沈腰暗减

    源见“沈约瘦”。指身体日渐消瘦。宋万俟咏《别瑶姬慢》词:“沈腰暗减,潘鬓先秋,寸心不易供。”

  •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忧虑,担心。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 表示心安理得。语出《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又《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唐.韩愈《重答李翊书》:“生其急乎其所自立,而

  •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和气:和睦的气氛。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乖戾的气氛。异:灾异。 意谓和睦招致吉祥,不和睦招致灾祸。 旧时调解纠纷时常用作劝慰的话。语出《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

  • 阻却王弘

    同“白衣人远”。元乔吉《折桂令.重九后一日游蓬莱山》:“重阳雨冷风清,阻却王弘,淡了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