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卢前王后

卢前王后

卢指卢照邻,王指王勃。初唐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以文词扬名海内,时人称之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但杨炯对这排列却不大满意,自言“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后遂以此典比喻文人的名次排比。又作“耻居王后”、“卢后王前”、“卢前”等。

骆宾王(约640-?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高宗永徽年间,曾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后以奉礼郎从军西域,久戍边疆。从塞外还,宦游蜀中。仪凤中,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事下狱,出为临海县丞,郁郁不得志。参与徐敬业起兵,并作《讨武曌檄》。敬业兵败后,他下落不明。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隋名儒王通之孙。14岁即科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贬逐。补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卢照邻(约635-约689年)字升之,幽州范阳(今北京)人,自号幽忧子。曾任新都尉,后因身染风痺,痛苦不堪,自沉颍水而死。杨炯(650-693年),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幼年聪敏博学,12岁举神童,曾为校书郎、崇文馆学士、盈川令等职。

【出典】:

旧唐书》卷190上《文苑上·杨炯传》5003页:“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例句】:

金·元好问《别康显之》:“谁谓华高吾岂敢,耻居王后子当然。” 同上《赠王仙翁道成》:“燕南赵北留诗卷,王后卢前尽故人。” 明·王鍪《送杨尚絅四进士归省》:“不伐子甘为孟后,虚名吾自愧卢前。” 清·杨潮观《开金榜朱衣点头》:“排比着卢后王前,请看汝南月旦。”


猜你喜欢

  •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伯:古代女子称自己的丈夫。殳( ㄕㄨ shū ):古代兵器,形如竿,竹制,长一丈二尺。王:指周王。前驱:走在前面的战士或卫士。 阿哥手执丈二殳,正为周王打先锋。 原意是说春秋时卫蔡等国跟随周王伐

  • 六尺之托

    源见“六尺之孤”。谓受遗命辅佐幼主。《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偏正 受抚育未成年国君的嘱托。《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临大节而不挠。”△用于幼主。【词语六尺之托】

  • 铤走

    同“铤而走险”。清黄遵宪《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之四:“逐鹿狂奔成铤走,伤禽心怯又弦惊。”【词语铤走】   汉语大词典:铤走

  • 梅花点额

    源见“梅花妆”。指描梅花于额上为饰。清蒲松龄《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柏叶浮金,金卮荐合欢之酒;梅花点额,玉台生并蒂之香。”

  • 传书雁

    源见“雁足书”。喻指传递书信的信使。宋刘骘《代意》诗:“缄情谩托传书雁,换笑空馀取酒金。”

  • 青油幕府

    同“青油幕下”。宋张榘《摸鱼儿.九日登平山和赵子固帅机》词:“青油幕府传芳斝,苒苒露琼花气。”

  • 穷则思变

    《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谓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后因以“穷则思变”表示人处于艰难环境,就会设法改变现状。唐陆贽《论左降官准赦合量移事状》之三:“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 却死香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直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洲上有大山

  • 文人无行

    文人缺少高尚的操守。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二》:“文人无行,信乎?”老舍《反对文人无行》:“我们必须把‘文人无行’这句丑话刷洗干净,连一点痕迹也不留。”主谓 指好舞文弄墨的人,往往品行不端

  • 雪飞六月

    见“飞霜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