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卑无甚高调
见“卑之无甚高论”。清·朱彝尊《竹垞诗话·释子·普泰》:“鲁山……诗名籍甚,然~。”
见“卑之无甚高论”。清·朱彝尊《竹垞诗话·释子·普泰》:“鲁山……诗名籍甚,然~。”
唐.元稹《离思》诗之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氏写的五首诗之一。开头两句比喻自己与妻韦氏之间的深厚情谊,似深沉的沧海和巫山神女所幻化的
《后汉书.桓荣传》附《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持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东汉人桓典曾任侍
《西京杂记》卷二载:汉司马相如作赋“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后遂以为行文迟巧、笔毫为枯的典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词语
同“骥伏盐车”。明陈琏《骢马赋》:“厄盐车兮垂两耳,历羊肠兮空叹息。”
同“豆萁相煎”。宋辛弃疾《最高楼.闻周氏旌表有期》词:“重叹息,豆萁煎正泣。”
吃人家的饭,就应为人家的事尽其死力。前一个“食”是动词,后一个“食”是名词。 旧指为人臣者当忠于所事。语出汉.刘向《说苑.立节》:“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
源见“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清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见“东施效颦”。清·无名氏《少年登场》:“~,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词语西颦东效】
源见“织锦回文”。指苏蕙织的回文诗锦图。清秋瑾《题潇湘馆集》诗:“博士声华苏氏锦,绛仙才调卫娘书。”
几事:机密之事。几,一作“机”。 机密的事不保密就危害成功。语出《易.系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镜花缘》五九回:“贤妹刚才为何又以嫂嫂相称?前日所说‘机事不密则害成
同“金屋藏娇”。唐皇甫冉《见诸姬学玉台体》诗:“宁辞玉辇迎,自堪金屋贮。”【词语金屋贮】 汉语大词典:金屋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