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升堂拜母

升堂拜母

亦作“登堂拜母”。古时彼此友谊深厚的人互相拜访时,常进入后堂去拜侯对方的母亲。指结为通家之好。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初为孙策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后与张昭辅助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公元208年,大败曹操于赤壁,不久病卒。周瑜少时身高体壮,容貌非凡,并和孙坚之子孙策同年出生,二人独相友善。周瑜把道南的大宅让给孙策居住,进入后堂拜侯孙策的母亲,两家互通有无,往来亲密。

【出典】: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卷54第1259页:“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例句】: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交,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崔由是深相结,请赵馆于其家,供给优厚。僧哥年十二,登堂拜母,约为昆弟。”


连动 原指拜访朋友的母亲,即结为世代之交。借指结为世交。语出《后汉书·范式传》:“范式约期访张劭,至日,式升堂拜母,尽欢而别。”《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有无通共。”△用于交际方面。→同结金兰


【词语升堂拜母】  成语:升堂拜母汉语词典:升堂拜母

猜你喜欢

  • 瑟向齐门

    同“齐门操瑟”。清孙旸《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材特疏荐余诗以谢之》:“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

  • 淮南大小山

    汉.王逸《楚辞章句.招隐士注》:“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刘)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

  • 剑沉丰狱

    同“剑埋丰城”。明 吾丘瑞《运甓记.辞亲赴任》:“小生席珍待聘,藏器须时,争奈尘埋,未逢鉴识,譬之剑沉丰狱,骥伏盐车。”

  • 人鉴

    同“人镜”。清曹溶《答顾宁人》诗:“自知良独难,人鉴庶为宝。”【词语人鉴】   汉语大词典:人鉴

  • 曦轩

    同“曦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山高入云,远望增状,若岭纡曦轩,峰驻月驾矣。”【词语曦轩】   汉语大词典:曦轩

  • 青緺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出宫门,行谢主人。”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青绶。”緺,音guō,青緺,即青绶带,用于系印钮。汉代二千石的官员用银章青绶。后遂以青緺或青绶作为

  • 千变万轸

    千变万化。轸,转。《淮南子.诠言训》:“圣人之接物,千变万轸,必有不化而应化者。”见“千变万化”。轸,转动。《淮南子·诠言训》:“圣人之接物,~,必有不化而应化者。”【词语千变万轸】  成语:千变万轸

  • 陶母邀宾

    源见“剪发待宾”。谓贤母教子有方。元秦简夫《剪发待宾》三折:“着人道娘教子,我为你后人说,陵母伏剑,陶母邀宾,孟母三移。”【词语陶母邀宾】  成语:陶母邀宾汉语大词典:陶母邀宾

  • 海还珠

    源见“合浦珠还”。称誉地方吏治卓著。宋黄庭坚《文安国挽词》:“七闽家举子,百粤海还珠。”

  • 鸣琴良宰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廉政的地方官。南唐李中《海城秋日抒怀寄朐山孙明府》诗:“鸣琴良宰挥毫士,应笑蹉跎身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