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割肉怀归

割肉怀归

东方朔被汉武帝任命为常侍郎,很得宠幸。有一年三伏天,武帝下令赐给左右侍从官每人一份猪肉。负责御膳坊的大官丞到了天黑还不来分肉。东方朔就拔剑割下一块肉,对同僚们说:“大热天应早点回家,我这里就自己接受恩赐了。”他就把肉放在怀里带回家去了。大官丞向武帝告状。转天武帝责问东方朔:“昨天赐给猪肉,为什么不等待诏命,私自割肉而去?”东方朔脱帽叩头谢罪。武帝说:“你站起来自我检讨吧!”东方朔说:“东方朔啊,东方朔!不等待诏命就急忙接受恩赐,多么无礼啊!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啊!割的不多,多么谦让啊!回家把肉交给妻子,又是多么规矩啊!”把武帝逗笑了,说:“让你自我检讨,竟然称赞起自己了!”又赐给一石酒,一百斤肉。后以此典形容人诙谐善言。

【出典】:

汉书》卷65《东方朔传》2845、2846页:“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同“早”)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及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

【例句】:

唐·杜甫《社日两篇》之一:“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宋·陆游《村饮》:“丛祠怀肉有归遗,官道横眠多醉人。” 宋·辛弃疾《水龙吟·被公惊倒瓢泉》:“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其廉也!” 明·徐渭《送史靖江》:“曾见东方朔,金门割肉归。”


【典源】《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 朔来! 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拔剑割肉,一何壮也! 割之不多,又何廉也! 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

【今译】 汉代东方朔 (字曼倩) 为常侍郎,伏日,武帝赐给从官肉。主管的大官丞到日暮还不来分肉,东方朔等不及,自己拔剑割下一块肉,对同僚们说:“伏日应当早回,我受赐了。”第二天大官丞报告了武帝。东方朔进来,武帝问他:“昨天赐肉,不等待诏命,自己割肉而去,这是为什么?”东方朔脱冠谢罪。武帝说:“你自己责备自己吧。”东方朔再拜,说:“朔来! 朔来! 受赐不待诏命,多么无礼呀! 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呀! 割的不多,多么谦让呀! 肉交妻子,又多么规矩呀!”武帝笑道:“让你责备自己,反而夸起自己来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诙谐善言;或指节日饮食事。

【典形】 割肉、割肉怀归、金门割肉、遗细君、割肉傲公卿。

【示例】

〔割肉〕 唐·杜甫《社日》:“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割肉怀归〕 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

〔金门割肉〕 明·徐渭《送史靖江》:“曾见东方朔,金门割肉归。”

〔遗细君〕 清·钱廉益《婺归以酒炙饷韩兄》:“酒甜差可称欢伯,炙美真堪遗细君。”


猜你喜欢

  • 三过其门而不人

    《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指太平年代),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

  • 三十六体

    唐代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文辞华丽,风格相近,三人排行都是第十六,因称“三十六体”。《旧唐书.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

  • 明德惟馨

    明德:美德。馨:芳香。 只有美德才是芳香的。 旧时勉励人修养德行。语出《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汉.蔡邕《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明德惟馨,其庆聿彰。”晋.葛洪《抱朴子

  • 铁冠

    秦汉时期,御史大夫是仅次于丞相的行政长官,主要职责是监察、执法。御史等执法者佩戴法冠,冠以铁为柱,故称铁冠。西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的弟弟张武被任命为梁王相。当时梁王骄横,梁地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很多,

  • 甘泉图形

    甘泉:汉朝宫殿名,一名云阳宫,在今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山。图形:人物画像。李夫人是深得汉武帝刘彻宠爱的妃子,她年纪很轻就因病去世了。汉武帝日夜思念李夫人,就请人为李夫人画像挂在甘泉宫内,并令方士少翁招来李

  • 祖生夜舞

    同“闻鸡起舞”。明李东阳《闻鸡行》:“城头鸡鸣声不恶,祖生夜舞司州幕。”

  • 源泉万斛

    见“万斛泉源”条。【词语源泉万斛】  成语:源泉万斛汉语大词典:源泉万斛

  • 倾家荡产

    原作“倾家竭产”。倾家,倒出全部家产。荡:清除。全部家产被弄得精光。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蜀汉贤臣。后主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官清廉,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担石之

  • 卧游图

    源见“卧游”。指山水画。宋陆游《小阁纳凉》诗:“莫遣良工更摹写,此诗端是卧游图。”

  • 运斤成风

    《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即惠施,他是庄子的朋友)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此指楚国的泥画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垩,用白垩土粉刷墙壁;漫,汙),使匠石(石匠名)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