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车可鉴

前车可鉴

又作“前车之鉴”。鉴:鉴戒。引伸为可作鉴戒和教训。指前面车子翻了,可引为鉴戒和教训。 刘韵珂,字玉坡,汶上(今山东汶上县)人。由拔贡(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生员入国子监的贡生,经考试合格择优分等授官)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清道光八年(1828年),为安徽知府。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浙江巡抚。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议和,刘韵珂写信给耆(Qí奇)英、伊里布等人说:“和谈局面既然已经决定下来,后面的忧患还是很多的,……英军在广东,曾经协议和谈,等到赔给白银以后,又滋事骚扰没有停止,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的侵略已形成恶性循环,这个前面的车子翻了,可为镜子作为后面行车的鉴戒和教训。”

【出典】:

清史稿》卷371《刘韵珂传》11517页:“韵珂贻书耆英、伊里布等曰:‘抚局既定,后患颇多,……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后覆性成,前车可鉴。’”

【例句】: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可鉴。”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但若据‘前车之鉴’,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大约也还不免于‘悲大’的了!”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诗人也同意坚守,因而回想到不久前哥舒翰轻率出关应敌的失败,要后来的守将引为前车之鉴。”


见“前车覆,后车戒”。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凡有见识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


【词语前车可鉴】  成语:前车可鉴汉语词典:前车可鉴

猜你喜欢

  • 上尧下由

    《史记.伯夷列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尧帝访贤,曾经想让天下给许由执掌。许由却宁愿隐迹于山野,不愿从政。后因用为咏圣世高人隐士之典。唐.张楚金《逸人歌赠李山人》:“上有尧兮下有由

  • 水非石凿,而能人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卷三):“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è阻塞),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反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 掇蜂

    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卷二十八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唐.李善注引《说苑》:“王国君,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兄弟相爱。后母欲其子为太子,言王曰:‘伯奇爱妾,王上台视之。’后

  • 竖子不足与谋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已去(指刘邦赴鸿门宴宴未终不辞而别),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酒具),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玉斗,酒器),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 一薰一莸,十年有臭

    薰:香草。莸:臭草。 一株香草和一株臭草杂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有臭气。 比喻善的易被恶的掩盖,一时难以改变。语出《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

  • 螘斗

    同“蚁斗”。螘,同“蚁”。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

  • 布衣之怒

    《战国策.魏策》:“秦王怫然怒,谓唐雎( ㄐㄩ jū 居)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 坐不改名,行不改姓

    见〔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 月殿游

    参见:月桂

  • 五湖范蠡

    源见“范蠡扁舟”。指归隐江湖优闲泛舟之人。宋辛弃疾《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词:“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