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削足适履

削足适履

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杀,义同削,非割杀)而便冠。”

《抱朴子.刺骄》:“?(音zǔn,减,也是削的意思)足适履,毁方入圆,不亦剧乎。”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丁未,行幸长安”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载“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曰:‘……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后汉书.荀爽传》:“传曰:截趾适屦,孰云其愚?”

“削足适履”与“?足适屦”、“刖趾适屦”、“截趾适屦”的意思是一样的。后常以比喻因倒置了事物的轻重本末关系,而机械地拘泥成例,生搬硬套,强求合律,或无原则地进行迁就。宋.陆游《剑南诗稿》四四《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诗:“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


兼语 鞋小足大,把脚削小以适应鞋的尺寸。比喻不合理或无原则迁就而生搬硬套。语本《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些条令仅仅是一般战争的规律,并且全是抄了外国的,如果我们一模一样的抄来用,丝毫也不变更其形式和内容,就一定是~,要打败仗。”△贬义。多用于不按规律办事。→因噎废食 截趾适履 杀头便冠生搬硬套 ↔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也作“刻足适履”、“削趾适屦”。


【词语削足适履】  成语:削足适履汉语词典:削足适履

猜你喜欢

  • 以古非今

    用古代的史事来非难攻击当前的时政。《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偏正 非,非难,否定。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否定当今。《史记·李斯列传》:“

  • 琴怨

    源见“湘灵鼓瑟”。指幽怨的琴声。宋钱惟演《再赋》:“琴怨来湘浦,鸿惊近洛川。”

  • 枕中经

    同“枕中鸿宝”。唐周渭《赠龙兴观主吴崇岳》诗:“枕中经妙谁传与,肘后方新自写将。”

  • 三分鼎足

    比喻政治力量三方面分立的局势。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 ●《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曰: “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

  • 冤禽

    源见“精卫填海”。指精卫鸟。清 丘逢甲《王姑庵绝句》之四:“汴城宫殿郁嵯峨,已逐禅心委逝波。若化冤禽号朱鸟,不填沧海定填河。”【词语冤禽】   汉语大词典:冤禽

  • 为鱼之叹

    《左传.昭公元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天王,周景王。刘定公,刘夏

  • 唐临晋帖

    唐人临摹晋人碑帖,学其法变其体。比喻善于摹仿而很少独创。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论诗》:“尝有问于虞先生曰:‘仲弘诗如何?’先生曰:‘仲弘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主谓

  • 曲突薪

    同“曲突徙薪”。清 丘逢甲《送何士果同年之京兼寄怀梁诗五孝廉》诗:“榑桑持节旧词臣,事去空怀曲突薪。”

  • 疾走先得

    同“疾足先得”。汉 焦赣《易林.损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见“疾足先得”。汉·焦赣《易林·损之井》:“秦失其鹿,~。”【词语疾走先得】  成语:疾走先得汉语大词典:疾走先得

  • 妒女犹怜

    源见“我见犹怜”。形容佳人极温婉美丽。唐宋之问《和赵员外桂阳桥遇美人》诗:“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