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分剑追财

分剑追财

太平御览》卷六三九引《风俗通》:“沛郡有富家公,资二千余万。小妇子年才数岁,顷失其母,又无亲近。其女不贤。公病困,思念恐争其财,儿必不全。因呼族人,为遗令书,悉以财属女。但遗一剑,云:‘儿年十五,以还付之。’其后又不肯与。儿诣郡自言求剑。谨案时太守大司空何武也。得其辞,因蕡(注:捕)女及婿。省其(公也)手书,顾谓掾吏曰:‘女性强梁,婿复贪鄙。畏贼害其儿,又计小儿正得此则不能全护。故且俾与女,内实寄之耳,不当以剑与之乎!夫剑者,亦所以决断;限年十五者,智力足以自居。度此女、婿,必不复还其剑。当问县官,县官或能证察,得见伸展。此凡庸何能用虑强远如是哉!’悉夺其财,以与子,曰:‘弊女恶婿,温饱十岁,亦已幸矣!’于是论者乃服。”

富翁多智虑,临终之前,请邻人,立遗嘱,留剑赠儿,寄财恶女,这样做既保护了幼子,又埋下伏线,以待日后公断。而太守则明察秋毫,论断公正,追财还剑,使人叹服。后因用为咏明察公断之典。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不知同辕见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


猜你喜欢

  • 浑沌凿

    源见“凿窍”。比喻破坏自然,斫丧天真。清孙枝蔚《饮酒和陶韵》之二十:“浑沌一以凿,几客返其淳?”

  • 庞涓怯孙膑

    参见:斫树收庞

  • 鳌背庭

    同“鳌背楼台”。唐孟郊《石淙》诗之五:“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 掷地声

    同“掷地金声”。唐李峤《赋》诗:“布义孙卿子,登高楚 屈平……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 霞杯

    源见“流霞”。盛满美酒的酒杯。亦借指美酒。宋 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柳亚子《浣溪沙》词:“空对彩笺笼壁句,何曾醇酒醉霞怀?”【词语霞杯】   汉语大词典:

  • 曲秀才

    同“曲生”。明冯时化《酒史.酒考》:“世称酒曰曲生,亦曰曲秀才。”【词语曲秀才】   汉语大词典:曲秀才

  • 与日俱增

    与:跟着。俱:一起。指随着时日增长而一起增长。康熙皇帝在晚年对诸王、大臣们说:我已经老了,对治理国家好像面临深渊、走在薄冰上,这思想随着时日年岁增长而不断增长,我怎敢自满自大呢?【出典】:《清史稿》卷

  • 恩若再生

    见“再造之恩”。《东周列国志》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词语恩若再生】  成语:恩若再生汉语大词典:恩若再生

  • 天上将

    《汉书.周亚夫传》:“亚夫下车,礼而问之。(赵)涉曰:‘……且兵事上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天

  • 萧芝雉随

    晋.萧广济《孝子传》:“萧芝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十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门,飞鸣车侧。”(据《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尚书郎萧芝至孝,有雉数十只飞鸣车侧。古代传说,野雉出现,为祥瑞之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