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凌烟阁

凌烟阁

唐代图画功臣肖像的地方。后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官吏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的代称。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事迹。参见“济世安民”条。图功臣像于凌烟阁是李世民在位时所采取的任贤用良,注意吏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史载,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曾下令,将唐初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尉迟敬德等24人的像绘于凌烟阁,并亲自为他们作赞,以褒彰他们的功迹。

【出典】:

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下》55页:“戊申,诏图画司徒、赵国公无忌等勋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例句】:

唐·杜牧《寄远》:“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唐·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烟阁传形,革车就国,尽人臣之极分,焕今古之高名。” 宋·黄庭坚《满庭芳·茶》:“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宋·张元干《挽少师相国李公》之三:“如公真绚国,绘像冠凌烟。” 元·白朴《凤凰台上忆吹萧》:“明年看,平吴事了,图像凌烟。” 元·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就霜毫写出凌烟像,文场立定中军帐。” 元·马谦斋《快活三过期朝天子四边静》:“先生豪放,志不在凌烟阁上。” 明·黄峨《寄升庵》:“公义私情不两全,愿君早向凌烟勒。”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21卷《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词语凌烟阁】   汉语词典:凌烟阁

猜你喜欢

  • 封人祝

    同“封人愿”。元揭傒斯《寄题傅尊师兄弟所作》诗:“但馀一念封人祝,未与人间万事慵。”

  • 北海鲲

    源见“鲲鹏展翅”。借指庞然大物。清 丘逢甲《书事》诗:“洞庭新进龙君贡,压倒汪洋北海鲲。”

  • 一鳞一爪

    也作“一鳞半爪”。清代王士禛论诗重神韵,贵含蓄,以为“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见清代赵执信《谈龙录》。后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见“一鳞半爪”。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批评

  • 发一握

    源见“吐哺握发”。形容殷勤待客。宋苏轼《次韵景仁留别》:“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 陶隐松风

    源见“山中宰相”。又《南史.陶弘景传》载: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松风之响,便“欣然为乐”。形容隐居或山居之乐。宋范仲淹《知府孙学士见示五首因以缀篇》诗之一:“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

  • 射屏

    同“锦屏射雀”。《剪灯馀话.琼奴传》:“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词语射屏】   汉语大词典:射屏

  • 弓藏

    源见“烹狗藏弓”。指功成被弃。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李太师建定难之勋,怀弓藏之虑,武宁保境,止务图存。”清吴伟业《戏题仕女图.一舸》诗:“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

  • 隋珠荆璧

    同“隋珠和璧”。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立神明 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隋珠荆璧。”见“随珠和璧”。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六》:“立神明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词语隋珠荆璧】  成语:

  • 囚首丧面

    《汉书.王莽传》:“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乱首垢面”,原是形容王莽头不梳,脸不洗,顾不得修饰仪容。后由此而演变出“囚首垢面”、“囚首丧面”。用为不修仪容的贬义之词。宋.苏洵《辨奸论》:“衣臣虏

  • 鲁阳指日

    同“鲁阳挥戈”。清 吾庐儒《京华慷慨竹枝词.电灯》:“大地茫茫日暮时,鲁阳指日日仍驰。”【词语鲁阳指日】  成语:鲁阳指日汉语大词典:鲁阳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