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道路不同,但走向的目的一致。《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涂:通“途”。见“殊途同归”。涂,同“途”。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或运思于立言,或铭勋乎国器,~,其致一焉。”【词
同“痴顽老子”。宋戴复古《送别朱兼佥》诗:“黄堂若问痴顽老,新有登楼十二诗。”【词语痴顽老】 汉语大词典:痴顽老
源见“东郭履”。或用以咏雪,或形容人穷困守志。宋 陈德武《西江月.咏雪三调》词之二:“疏散履穿东郭,流离马没蓝关。”清孙旸《甲寅四月宋寥天少宰特疏荐余》诗:“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
见“分甘共苦”条。并列 甘,甜。共同品尝甘甜与苦味。比喻共患难,同欢乐。语本《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看见这么多~的战友从窗前走过,女室里一个年轻
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蛮不讲理地加人罪名。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受晋献公之托,大臣荀息拥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君。这时,以里克、丕郑为首的忠于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的一班大臣派人刺杀奚齐于停丧处所。
生命轻如鸿毛。比喻死得没有价值。《燕丹子》卷下:“今轲常侍君子之侧,闻烈士之节,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源见“囊萤照读”、“孙康映雪”。形容勤学苦读。《北史.崔赜传》:“未曾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见“囊萤积雪”。《北史·崔赜传》:“未尝~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王粲虽为避西京之乱,到荆州投奔刘表,但刘表因王貌不扬,对他并不重用,宾主关
源见“仲蔚蓬蒿”。指贫士隐居避世。南朝 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子陵闭关于东越,仲蔚杜门于西秦。”
同“虎啸”。《北史.张定和传论》:“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并列 比喻英雄顺应时代潮流奋起。《北史·张定和传论》:“~,龙腾云起,英贤奋发,变各因时。”△褒义。多用于形容英雄人物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