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樊素”。指唐代白居易的家伎小蛮和樊素。借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宋陈师道《西江月.咏丁香菊》词:“正须蛮 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词语蛮素】 汉语大词典:蛮素
源见“梅妻鹤子”。喻指隐逸之士。清 刘履芬《摸鱼子.寄谭仲修孝廉》词:“湖堤畔,冷落垂杨几树,孤山梅鹤哀诉。”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yuè古管乐器),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发棠邑的仓米,以赈济灾民)——殆(大概,恐怕,表示测度语气)不可复(指不能再行)?’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终,后来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言九仞之山,只差一筐土而未成。比喻做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意。宋司马光《投壶新格》:“夫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全壶实难,故君子贵之。”咏簪《武昌两日记
源见“汉柳三眠”。人柳,即柽柳。形容杨柳起伏舞动的情状。清钱谦益《呈云间诸好》诗:“仙桃方照灼,人柳正蹁跹。”
源见“愚公移山”。指不怕困难敢于移山的愚公。清 刘存仁《山城谣戏效韩苏体》诗:“为民请命达台宪,赤心难效移山愚。”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时,李斯被赵高馋,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后以“黄犬之叹”用为悲叹被馋
《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又《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后因以“赳赳桓桓”为形容威武雄健之典。《汉书.赵充国传》:“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颜师古注:“
寿命不长,死在旦夕。晋代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刘:指李密的祖母刘氏。主谓 危,危险。浅,时间短。性命危险难保,或寿命不长。宋·魏了翁《哭杜威州文》:“忧患摧